《每日经济新闻》近日对小微企业融资难所做的调查,进一步坐实了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的现状。这并不是银行不道德,而是中国信用成本过高,控制风险成本过高。小微企业从银行得到贷款依然困难,小微企业、传统企业的高风险使银行望而却步。
不能一味把银行放到道德的火上烧烤,银行不是活雷锋,也需要获得利润,也需要控制风险。正因为如此,现在对银行不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质疑声越来越小,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恢复了市场的理性。
各类金融机构各自的业务分隔原本十分明确,比如高盛做投行,富国做零售,没人要求高盛为美国的中小企业服务。与中小企业尤其是刚创业的小微企业融资相匹配的是两类资金:一类是可以进行股权投资的私募股权资金等,另一类是十分了解当地情况、效率极高的当地中小金融机构。
让人质疑的是贷款之后实际利率的提升。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主要有银行收取的贷款利息、贷款咨询费,中介机构收取的评估费、保险费、审计费以及担保费等。
很多人只看到金融业高大上,收益高,实际上远非如此,金融机构情况各不相同。经济周期下行之时,企业库存、现金流等风险上升,银行风险控制成本会上升,利率不可能下降,本质上利率是为了充分覆盖风险,风险越高利率越高,这也是金融机构不会雪中送炭的原因。很多人寄希望于民营银行,民营银行效率或许会优于四大行,但控制风险的手段与成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现在需要做的是承认风险与利率上升的事实,而后通过大数据分析,或者取消中间资金传导环节的方式,尽最大可能降低风险控制费用,既解放小微企业,也解放金融机构。
新闻推荐
张丰叶圣陶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女孩,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这是一句预言,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总结。但是,如今人们怀念张家四姊妹,往往羡慕她们显赫的家世,不俗的才情,而忽视了她们身上真正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