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凭《三体》(英文版)获得了雨果奖。这说明,中国科幻文学已经走出了本土,并为世界科幻文学领域贡献了一位大家级的作者。
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学的输出日益做得有声有色。除了刘慈欣之外,夏笳、陈楸帆、宝树等年轻作家的作品也被大量翻译推介到国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体》获奖,标志着中国科幻文学开始形成面向全世界的态势,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从更深意义上讲,这是中国科幻文学走向成熟,走向全球化的一个里程碑。
刘慈欣获得雨果奖,首先应该归功于《三体》的英文翻译者、美国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及《三体》英文版的出版公司。刘宇昆的翻译,非常完美地把《三体》的宏大、深邃及对科技的各种想象传达给了英文读者。在这之前, 很多人都觉得《三体》相当难翻译,因为光“二向箔”“智子”“面壁者计划”“弹星者”等就很难传达。刘宇昆的翻译并未完全拘泥于原作,其英文版文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甚至还有所调整并加强了一些字句。
《三体》能被北美读者接受,与刘慈欣的创作风格有很大关系。
美国科幻文学经过长期发展,现在处于各种风格的混杂期,很多作者追求文学感、文化意识,像刘慈欣这样以古典主义风格创作宏大的太空史诗的作品已不多见。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以立足科技前沿的科幻构思为最大特色,其科幻概念密集、超前、气势宏大,容易跨越文化和语言,形成冲击力。其故事情节画面感很强,也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及广阔的想象空间,更不用提从美国文化之外带来的新鲜感了。
不过,获得雨果奖,只意味着刘慈欣在世界舞台上的成功, 不能代表中国科幻文学已经站在了世界科幻的前沿。事实上,我们的科幻文学创作还远不够繁荣,面临着作者少、产业规模小、读者不稳定、市场有限等严峻问题。
而获奖的《三体》与经典的世界科幻文学作品相比,多少还有一点差距。 (骑士)
新闻推荐
美国2016年总统选举预计耗资100亿美元,有望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昂贵”的一场选举。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风云人物吉尔·富布赖特以“假装竞选”的方式,实则嘲讽“钱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