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美国新闻 > 正文

幕后英雄的“醉”美追求

来源:柳州日报 2015-09-02 10:20   https://www.yybnet.net/

有一项工作,能够利用药物让一个人睡到不省人事,然后开胸或破肚都没有感觉,完成手术之后又可以把他弄醒。这就是充满了神秘感的麻醉医生的工作。有人说,手术医生是治病的,麻醉医生是保命的。近日,记者走进市柳铁中心医院,采访该院麻醉科兼手术室主任蒋军,对他们的工作一探究竟。

蒋军,温文儒雅,见到记者面带微笑主动握手,富有亲和力。采访在手术室休息间进行,我们进去时先更衣,接着再换上手术鞋。安静的环境,宜人的温度,但麻醉医生在这里每天往往一呆就超过10个小时。

每台手术过后,外科医生走了,麻醉医生还要坚守,观察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等候患者苏醒。此后又为下一台手术做准备……

默默无闻守护生命

在很多人眼中,是手术台上主刀的外科医生凭着精湛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但他们不知道,在外科医生的背后还有一群默默无闻而又至关重要的麻醉医生。

蒋军用一个例子说明麻醉医生的重要:很多美国人认为,麻醉科医生的工作不过就是给病人打一针 、让病人睡一觉,怎么拿的薪水排在美国医疗行业的前列呢?应该减薪。

于是就有了一场非常热烈的TV辩论。绝大多数嘉宾一边倒地支持给麻醉科医生降薪。这时,出席这次辩论会的麻醉科医生说道:“我打这一针是免费的,我收的费用,和我拿的薪水,不过是打完针后看着病人,不要让他(她)因为麻醉或手术出血而死去,并保证他们在手术结束后能安全醒过来。如果你们认为我钱拿多了,也没问题,我打完针走就是了。”从此美国不再争论麻醉科医生工资是否太高的问题了。

蒋军介绍,上世纪80年代以前,许多医院的麻醉医生人手不够,就由护士 、护师等改行来当,有时外科医生还兼做麻醉医生的工作,由此造成手术患者死亡率较高。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麻醉科从外科分离出来成为独立专科。有了专业麻醉团队做保障,复杂的心脏 手术 、器官移植手术等高难度手术都能开展了。过去因为麻醉原因,为七八十岁的老人做手术都算是高难度 、高风险的,现在市柳铁中心医院最高龄的手术患者达103岁。

蒋军表示,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在手术中是一个整体。每一台手术的背后,都凝聚着麻醉医师超乎寻常的努力和心血。麻醉医师可谓是病人生命的守护神。

温和细致严谨执著

1999年麻醉专业毕业的蒋军来到市柳铁中心医院工作,至今从事麻醉医生职业16年,他擅长各科疑难 、复杂 、重大手术的麻醉及高龄手术患者的麻醉,如神经外科的脑血管介入术 、普外科的腹腔镜肠癌根治术等的麻醉,尤其擅长新生儿手术麻醉及各种小儿重大手术的麻醉。小儿麻醉是麻醉专业的一大难点,小孩不能表达自己的病情,术前病史不清楚,特别是采用全麻的情况下,风险比成人大。蒋军告诉记者,小儿手术的麻醉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外,麻醉计划需要更细致 、更周密。

如果将整台手术过程视为一架客机的飞行,飞行最危险的阶段是起飞和降落,麻醉也同样如此。

术前准备一定要细致入微。蒋军除了对手术全程了解外,还要知道病人的全部病史,对哪些药物过敏 、心率 、血压 、肝肾功能等,制定周密的有针对性 、个性化的麻醉计划。在给每位手术台上的患者麻醉时,蒋军用温和的态度介绍手术 流程,讲笑话 、拉家常,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让每位患者平静地接受手术。手术中,麻醉医生要密切关注监控仪上的脉搏 、血压 、心电图等动态数据。从手术开始直到病人苏醒,麻醉医生必须寸步不离。

尤其是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术后病人心脏复跳是手术的关键,由麻醉医生负责。这一时刻麻醉医生都如履薄冰全神贯注。

蒋军经历的时间最长的一台手术,是一例食道癌晚期患者的手术,从上午8时持续到晚上11时;他负责手术麻醉最多的一天,共7台。

每台手术的时间都无法预计,全院12名麻醉医生除了负责病房患者的手术麻醉外,还有门诊的无痛人流 、无痛胃肠镜 、疼痛门诊的患者麻醉,以及ICU 、急诊 、全院相关科室患者气管插管抢救等。“每个工作日下班时已是疲惫不堪,就不想出门了。”蒋军说。工作时间以外的娱乐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是种奢望。不过,随着麻醉相关仪器设备的越来越智能化,可以根据手术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精确麻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麻醉医生的劳动强度。

幕后英雄患者钦点

手术成功,鲜花 、锦旗 、感谢信基本上都是献给外科医生的。

当然,也有患者想起蒋军这位幕后英雄。去年一位70岁的老太太消化道大出血,在放射科实施急诊血管封堵手术。当蒋军准备为她麻醉时,老太太口吐血块,这样随时有窒息的危险。蒋军立即 用手把老太太嘴里的血块抠出来,使她脱离危险的境地。手术成功了,术后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告诉老太太,是麻醉科主任救了她,老太太很是感激。当老太太要接受动脉穿刺置管术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时,老太太总是要求蒋军来操作。还有一名近80岁的老太太,在市柳铁中心医院做股骨头置换,手术后恢复很好。她觉得为她麻醉的蒋军不仅麻醉效果好,服务态度也好。此后,这名老太太的家人在该院做手术,老太太指定要蒋军来麻醉。

减少患者麻醉并发症,一直是麻醉医生孜孜以求的目标。硬膜外麻醉时硬脊膜穿破会造成麻醉并发症,患者术后有头晕 、头痛 、腰痛等症状,要卧床三四天,需大量补液,患者吃喝拉撒全在床上,非常痛苦。为了攻克这一难关,蒋军和他的团队正尝试用患者自体血封堵破口以预防或减轻穿破硬脊膜并发症,经过实践已取得较好效果。

以蒋军为代表的麻醉医生,以患者的平安为目标,以患者的微笑为褒奖,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坚守在那升腾生命希望的手术室。

日报记者曾繁华/文通讯员徐昊家/摄

新闻推荐

三部华语片准备“冲奥”

第88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申报工作已经截止。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8日宣布,今年共有81个国家和地区向奥斯卡组委会选送了参评最佳外语片奖的影片,其中包括3部华语影片。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下一步将公布导演2015-10-08 10:09
评论:(幕后英雄的“醉”美追求)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