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论文被视为一国科研实力的象征。然而,今年3月,英国现代生物出版社撤销43篇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8月,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撤回64篇论文,绝大部分来自中国。10月,拥有《柳叶刀》《细胞》等知名学术期刊的出版巨头爱思唯尔撤销旗下5种杂志中的9篇论文,全部来自中国。
百余篇国际论文轮番被撤,刺痛着中国学术界的颜面和神经。随着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被撤论文作者单位进行的调查,一条代写、代投、伪造同行评审的国际论文“一条龙”服务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一条龙”服务:
网罗“海归”充当“枪手”
出版方给出的理由是“发现第三方机构有组织地为这些论文提供了虚假同行评审服务”。但深入调查发现,虚假同行评议只是“冰山一角”。调查人员告诉记者,这几批被撤论文中,有少数作者与第三方机构签署了一“明”一“暗”两个合同:“明”合同是指为论文进行语言润色服务,而“暗”的就是成果转移合同。论文直接由第三方代写,完成后再转移给买家,论文买卖的本质十分明显。
第三方机构多以“语言公司”的面目在网上出现。表面上,他们是为英文水平不高的科研人员进行论文润色,实际上却提供从虚假同行评议、代投到代笔的“一条龙”服务。这些机构网罗了不少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的“海归”充当“枪手”,索取几千到数万元的费用。
对论文“润色”:
她上淘宝找第三方机构
除了“守株待兔”,第三方机构还会根据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提供的作者信息情况主动出击,给“具有国际论文潜力”的论文作者发邮件,寻找潜在客户。
记者在调查结果中看到,论文被撤作者中有一位南京女医生,由于评职称对国际论文数量有要求,这位医生的论文屡次因英语水平不行和缺乏同行评议频频被退。于是她从淘宝上找了个第三方机构对论文进行润色,随后这家机构还为她提供了虚假的同行评议和代投服务。
“调查表明,被撤论文中绝大多数作者均不同程度存在学术不端。其中大多存在通过第三方代润色、代投、提供虚假的同行评审信息等行为,少数根本没有实验数据,直接是由第三方代写。”中国科协副主席、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委会主任黄伯云院士说。
据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工作人员介绍,撤稿情况发生后,中国科协迅速启动调查机制。
观/察
中国论文质量正在崛起
学术不端造成负面影响
“撤稿事件给我国学术界在国际学术界的声誉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说。
爱思唯尔期刊出版全球总裁菲利普·特赫根援引《美国科学院院报》数据指出,2012年关于论文欺诈或疑似欺诈的统计显示:美德日排名前三,中国排在第四。“中国论文质量崛起是不争的事实。论文绝对数量持续上升,撤稿量也将不可避免地增加。”菲利普·特赫根说。
“我国科研论文总数世界第二,撤稿是其中一小部分。绝大多数中国科研人员的基本道德操守还是好的。少数人出了问题,要调查分析原因,总结教训。”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高福院士说。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苑广阔广西公务员日前,一位母亲在北京地铁上哺乳的照片被曝上微博,并被批“裸露性器官”,“公开哺乳是否妥当”一时引发热议。与此同时,公共场所是否设置母婴室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张哺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