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可以用Apple Pay吗?”店员:“别说英文,听不懂!”
顾客:“……可以用苹果支付吗?”店员:“你怎么这么牛,你咋不用猕猴桃支付呢?”
这是朋友圈最近流行晒的段子,自上周苹果公司宣布正式开放中国地区的 Apple Pay支付服务之后,Apple Pay成了近来朋友圈刷屏的内容之一,“果粉”们争先恐后体验这种新移动支付方式。
看现状
海量用户,苹果支付人气颇旺
Apple Pay 2014年10月在美推出的前三天,美国本地激活Apple Pay的信用卡数量达到了100万张。与此相比,中国似乎更神速。仅招商银行一家2月19日22点54分的统计数据显示,招行客户绑卡数超过百万。
虽然不少人吐槽,绑卡过程不顺利、目前支持的商户也非常少,但中国移动支付行业这位“高大上”的对手———苹果CEO库克说过,“我们要取代你们的钱包”。和他有同样目标的还有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他曾表示,支付宝的对手是现金,“我们应该争取消灭现金”。
争用户
不靠补贴、优惠券,靠的是“范”儿
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表示,从技术安全角度来看,Apple Pay背靠苹果,客户显然放心。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分别是阿里巴巴和腾讯。从信息安全角度来说,Apple Pay采用了加密的Token机制,不仅商家和收单方不知道客户账号信息,苹果也不存储这些信息。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则是将这些信息给阿里巴巴和腾讯。在安全因素上,Apple Pay更胜一筹,但中国用户有多少会在意这个?
乐视创始人兼CEO贾跃亭认为,国内用户移动支付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滴滴和快的当年的补贴大战以及微信和支付宝的春节红包大战慢慢培养的。微信与支付宝深谙中国用户喜欢优惠和补贴的心理。
黄嵩指出,如果Apple Pay要抢占市场份额,就要通过补贴策略降低商户费用。但是无论苹果、银联和银行,补贴策略都不是其擅长的领域。
抢市场
苹果会否遭遇水土不服
黄嵩表示,Apple Pay只要靠近POS机,按指纹即完成,比支付宝或微信支付步骤更简化,前者仅需2—3秒,支付宝和微信大约需10秒。
在支付工具上,Apple Pay有个硬门槛,必须是苹果手机的新机型。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则可以是任何智能手机,未来甚至可以衍生到任何载体。
绑卡成功的用户都感慨,目前能使用Apple Pay的商户有限。原因很大程度在于,目前国内的POS总数约2000万台左右,其中只有约700万台完成了非接触受理改造,预计到2017年5月所有POS将完成非接触受理改造。
乐视创始人兼CEO贾跃亭认为,美国科技公司在中国一向遭遇水土不服的问题,而中国本土公司则对用户习惯把握到位。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苹果也没有真正了解中国市场。(据《科技日报》)
新闻推荐
近日,中国基金业协会联合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环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个人养老金制度与实践国际研讨会。新华社记者陈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