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导演陈凯歌在接受专访时称,如果电影行业变成了一个金钱游戏场,要出现精绝影片就比较难了。作为创作者,他认为要坚持作为个体进行创作,不能一味迎合、讨好和取悦市场。并为近期饱受前辈们批评的小鲜肉们说话,称作为前辈也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好榜样,带好新人。
对“小鲜肉”光吐槽没用
最近,不少圈内前辈艺术家在全国两会上屡屡谈及“小鲜肉”,说他们耍大牌、不敬业,引发一波又一波的争论。陈凯歌即将上映的新片《妖猫传》也用了很多“小鲜肉”,不可避免被问起对他们的看法。
对此陈凯歌表示,他们说得大致上没错,但光吐槽没有用,其实宋丹丹讲到,要告诉他们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这很重要。而从他自己的经验来看,在他的摄制组里没有发生过大家谈到的这些情况。
陈凯歌还提到,前辈艺术家们需要有一点反躬自问的能力,因为他们对创作的态度是否做到了能够让年轻演员受益,同时让他们感受到艺术原来是这么一件事,从而心向往之,而不是一味责备年轻演员。“我们作为前辈艺术家,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希望这些年轻演员真正进步,了解什么是演戏,为什么要演戏。”陈凯歌说道,他认为前辈艺术家们在提出善意、温和的建议的同时,也应该知道作为前辈有什么责任。
拍电影不跟别人攀比票房
如今大批演员、作家做导演,票房都非常高,受众中,年轻观众的比重很高。制片人江志强曾提到:“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的能力都超强,只是他们没有拍给现在18岁到20岁(的人看)。”陈凯歌在接受采访时也说,以前能拍出《霸王别姬》这样的作品,时代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不是现在就拍不出来了,是“时者,势也”。有评论认为陈凯歌这种表态疑似自认不合时宜。
对此陈凯歌回应道:“我开始于一个非常注重艺术的电影时代,后来就好像星际的膨胀、扩大,恒星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时候,文化的气氛逐渐稀薄了。我们的观众也不仅限于大城市的有为青年,而普及到了三四线城市甚至范围更广,普及到对电影艺术没什么了解的观众群里面去了。但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他认为,电影真正的进步、多元条件的出现,取决于能否出现叛逆的年轻观众。“我期待他们的出现。比如看了娱乐电影,会说哄谁呢,要看有个性的作品。”而在这个时刻到来以前,总得有人做点反潮流的事,因为观众不会自动改变,陈凯歌称自己不会去和别人做票房上的攀比。
电影不应该只给年轻人看
众所周知,如今的电影市场中,资本更看重年轻人,于是很多人去为年轻人拍电影,拍给年轻人的片子越多,年轻观众越多,片子的质量却越上不去,似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陈凯歌则表示资本都是单向的,没有温情可言,最高利润都在年轻人那里藏着,其他人的需求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中国的电影在整个发展水平上还不均衡、不够健康,欧美国家、日本,有很多给中年人看的电影,正常应该是这样的。
不过陈凯歌也承认,观众也要经历很多影片的淘洗,慢慢地,不论是从艺术品位,还是对电影本身的认知,都会发生变化,到时候,大家就会知道什么是好,什么不够好,标准就立起来了,慢慢才会追求精细化。 (新京报)
新闻推荐
估计《金刚狼3》的发行方自己都没有预料到,他们最大的对手不是《生化危机6》,而是一只狗。日前,电影《一条狗的使命》(简称《一条狗》)日票房终于超过了《金刚狼3》,上座率更是遥遥领先。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