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天他吃住都在病房
1996年秦卫军以优异的成绩本科毕业留校,他扎根泌尿外科临床一线。经过多年历练,并接连攻读硕士、博士、博士后。期间,由于勤奋刻苦,成绩突出,作为中国泌尿外科“将才工程”学员,秦卫军先后被推荐到美国多所大学进行深造。学识的增长、视野的开阔,为他日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泌尿外科医生筑起了坚强基石。
2005年1月,亚洲首例肝胰肾三脏器联合移植在西京医院成功实施。当时还是主治医师的秦卫军,被委以重任,负责病人的围手术期管理。100多天,他吃住都在病房,全面监测病人各项生命指标,翻阅整理了两尺多高的病情档案资料,从中梳理总结规律经验。也正是因为这次艰苦经历,让他对心肝胰肾等大器官移植手术和管理有了深刻的了解掌握,为日后应对复杂危重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他在西北地区本专业领域率先独立成功完成多项创新手术。
“医生就是要为患者造福”
秦卫军教授常说,一个好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良心良知。患者到医院看病,都希望少花钱看好病。无论病情轻重,秦卫军教授都会替病人“省钱”,给出最佳最理想的治疗方案。
2016年7月,一名肾癌合并高位腔静脉瘤栓患者,只有32岁,是家中的独子,由于病灶位置高,侵及多脏器,手术难度高、风险大,类似手术成功率不足30%。小伙子一家曾辗转全国多家知名医院,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秦卫军教授。“这个手术可以做”,在仔细翻阅病历、检查结果后,秦卫军教授的一句话让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
为提高手术成功率,他详细制定了10余套手术预案。5个多小时紧张手术,小伙子得救了。患者家人在感谢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当您满身湿淋淋的汗水,告诉我们手术成功,我们全家人都哭了,却不知怎么表达感激。”从医以来,秦卫军教授诊治患者10余万名,实施手术1万多台次,平均为每名手术患者节省费用3000多元,他用朴实的方式传递着对患者无私的爱,也诠释了医者的责任担当和职业操守。
本报记者张毅伟
新闻推荐
中国将引领未来全球化——访《美国世界秩序的终结》作者阿米塔·阿查亚
□新华社记者柳丝“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将引领全球化进入一个全新模式,这一新型全球化将不同于以往只关注贸易的旧全球化,而更多关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共同发展。”《美国世界秩序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