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雷(资料照片)新华社/路透
美国国会参议院8月1日投票通过对克里斯托弗·雷担任联邦调查局(FBI)局长的提名,这意味着雷正式接替詹姆斯·科米,成为联邦调查局新掌门人。
参议院以92票支持、5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对克里斯托弗·雷的提名。
克里斯托弗·雷在7月12日出席参议院任命听证会时承诺:“我绝对不允许联邦调查局的工作受到除事实、法律和追求公平正义外的因素影响。”他说,如果受特朗普要求从事违法或不符伦理之事,他将劝说总统放弃要求,如果劝说失败,自己将会辞职。
雷在法律界驰骋二十余年,以严谨、正直著称,不仅获得业界认可,更被总统特朗普盛赞担任联邦调查局掌门人的资格“无可挑剔”。
不过,雷的过往经历也并非毫无瑕疵。在联邦调查局前掌门人科米被炒、“通俄门”调查正酣的动荡时局下,这位刚过知天命年纪的律师能否顺利履职,尚存变数。
1
“美国最出色的诉讼人之一”
6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宣布,将提名雷为新任联邦调查局局长。能从至少13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雷自身的履历是重要因素。
雷出生于纽约一个律师世家。1992年,雷在耶鲁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雷2001年进入美国司法部。从2003年至2005年,雷担任司法部助理部长,主管刑事部门。任职期间,他处理过多起保险、金融和商业欺诈重大案件,包括当时颇为轰动的安然公司破产欺诈案。
在三年的公职生涯后,雷选择离开,到一家私人律师事务所担任诉讼合伙人,客户中有多家《财富》杂志百强企业。事实上,这家律师事务所是雷律师生涯的起点,他从耶鲁毕业后在这里做过5年的普通律师。
到律师事务所后,雷负责“特别事务和政府调查”团队。有报道称他是美国白领犯罪和政府调查方面“最出色的诉讼人之一”。他的团队曾被业界评为“年度最佳白领犯罪调查团队”。
2
跟上司科米“表忠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供职司法部的岁月里,雷曾与两位前联邦调查局局长有过交集,分别是科米和科米的前任詹姆斯·米勒。当时,科米任司法部副部长,是雷的顶头上司,而米勒是联邦调查局局长。
雷、科米、米勒曾经一起参与处理安然案件,三人还因为对抗白宫成了“一条船上的人”。2004年,科米因拒绝批准延长国家安全局的一个秘密监听项目而与白宫闹僵,为此他和一些执法部门高官一起威胁辞职,其中就有时任联邦调查局局长米勒。
当时雷跟上司科米“表忠心”说:“我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你们如果要行动了,知会我一声,我跟你们一条心。”
这三人的关系颇具戏剧性。科米于2013年接替米勒担任联邦调查局局长。今年5月9日,特朗普突然解除科米的职务,而科米此前正在主持联邦调查局关于俄罗斯干预美国选举的调查。随后,美国司法部宣布任命米勒为特别检察官,负责调查“通俄门”。而现在,科米当年在司法部的下属雷当了联邦调查局局长。
表面看,科米的命运有些“悲催”,前任取代他调查“通俄门”,前下属又取代他领导联邦调查局。而实际上,科米从“通俄门”这个巨大漩涡中脱身,未尝不是一种解脱。而现在,雷踏入了这个漩涡。
3
“我不是胆小鬼”
7月12日,雷参加国会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举行的任命听证会,在4个半小时内接受了轮番质询。
能否在与特朗普团队的“角力”中坚守原则,将是雷本人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参议员们盘查拷问的重点。
对此,雷显然有备而来。他向参议员们保证,自己只要坐在局长的位置上就会对联邦调查局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负责。
他直言道,如果特朗普向他要求某种程度的“忠诚”,他会考虑辞职。他说,自己在多年职业生涯中,只会“效忠”宪法和法律。
雷在司法部的一名前同事认为,雷和科米很相似,都是“拥有真正道德准则的人”。有些人以为特朗普可能会选择一个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人领导联邦调查局,但事实上,雷不是特朗普的“仆人”,他能够在必要情况下“对抗”特朗普。
雷还在听证会上力挺遭特朗普指责的米勒。他说,负责“通俄门”调查的米勒没有在搞“政治迫害”,妨碍特别检察官对俄罗斯干涉美国大选的调查“让人无法接受”。目前没有理由质疑美国情报界对俄罗斯干涉大选的调查结论,如果他成为联邦调查局局长,会尽快了解有关调查报告的机密部分,并以合适的方式对调查给予支持。
科米遭特朗普解职事件的影响还远未消散,雷踏入漩涡的勇气令人敬佩,也令人生疑。共和党籍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问道:“你是否意识到将在美国政治最具争议的时期之一主持联邦调查局工作?”雷回答:“我不是胆小鬼。”
雷曾说,自己上任后将全力以赴,绝不“悠着劲儿干”。未来,“雷局长”将给风波不断的美国政界带来何种变化,他本人是否会重蹈科米的覆辙,值得拭目。
综合新华社
新闻推荐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遭枪击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