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燕
每次回国,跟别人去饭店吃饭,我那副酣畅淋漓的吃相,都会引起好奇:“你在国外到底吃了些什么啊?”
和国内形形色色、丰富多样的饭店相比,美国的中餐馆实在是落后了一个世纪。除了纽约这样的大城市有不少像样的中餐馆,在别的地方就很难吃到地道的中餐了。不过,中国饭店倒是随处可见。如果开车外出,时不时地就能在路边看见一个。
这些饭店卖的食物,基本上类似于国内的盒饭或者快餐,大多是港式风味的。最常见的就是各种炒面、炒饭、炒河粉、葱油饼、水饺、春卷,还有芹菜西兰花炒牛肉、炒鸡肉、炒虾的盖浇饭。饭菜的种类基本一样,连店里的装修、布局都大同小异。一个点餐的柜台,摆一叠菜单,墙头贴一排各种食物成品的图片,一个冷冻柜售卖饮料,店堂里放几张有点油腻的桌椅,堂吃或者外带都可以,这就是“标配”。以致于很长时间,我以为进的都是连锁店。
就这样的食物,价格比国内的快餐可是贵了不止几倍。一家四口要想吃饱,都得花费三十美元以上。至于味道,虽然各家饭店的水平参差不齐,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咸。这些饭店基本上是做老美生意的,而老美的口味实在太重,所以饭菜里都放足了盐。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咸得都“齁嗓子”了。
在外旅游时,我们经常进这样的餐馆吃饭,免不了遇到一些“奇葩”。有家饭店的食物除了咸得出奇外,还全部被炸糊了,用的油不知道炸了多少回,不仅油腻,而且带着浓重的苦味。春卷皮大概是自制的,一张顶人家三张厚,外面糊了,里面的面还是夹生的。连我先生这不下厨也不挑食的人,都忍无可忍地说:“连我做的都比这好吃!”这样的餐馆,居然也可以长期开着,那些老美的胃是有多坚强啊!
我家附近有一家连锁的中餐馆,卖的都是这样的快餐,从他们的开放式厨房可以看见,做菜都是大锅流程化操作。店里的店员,从服务生到厨子,有黑人、白人、墨西哥人,就是没看见中国人,顾客也基本上是老美,可以算是美式中餐的代表。可见,美国人已经非常接受中餐了。
还有一种中式快餐,在北美也很常见,就是一些商场的餐饮部,一溜排开十几个快餐铺面,其中至少有一两家经营中餐。主食有炒饭炒面,荤菜只有各种口味的炒鸡块(因为在美国,鸡肉便宜得离谱)、酸甜鸡、芝麻鸡、左将军鸡……还有炒卷心菜、炒豆角之类的蔬菜,一份主食加两荤一素,五美元左右。不管口味如何,生意都相当好。
性价比较高的中餐馆,当数自助餐厅,每个城市都有几家。工作日的午餐,只要不到十美元,晚餐和周末贵一点,也就是十几美元。食物种类确实是不少,有的味道也不错。除了中餐,还有西点和日韩餐,不管怎样,每次总能吃个肚圆。对于囊中羞涩的留学生来说,自助餐是解馋的好去处。但是去了几次以后,就觉得都是大锅菜,制作比较粗糙,而且每次吃得很撑也不利于脾胃,渐渐去得少了。
也有好一些的中餐馆,能做出地道的中国菜,店面也干净上档次,当然价格也上了档次,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去奢侈一回。在国内不登大雅之堂的路边小吃,例如凉皮、肉夹馍,出了国便身价倍增。只要做得正宗,再贵也有人买。
但不是所有店面气派的中餐馆,就一定好吃。曾经在华盛顿市的闹市区一家门面不错的中餐馆,吃过一碗馄饨面,墙上的镜框里还镶着当地报纸对该餐厅的推介,评分很高,结果那个馄饨面确实令我终身难忘。馄饨皮一部分是煮不熟的死面疙瘩,一部分已经在汤里久煮烂掉了,不像现煮的,汤也是半凉不热的,加了很多味精。吃完以后,就萌生了见见那位大厨的欲望,觉得一个人能把馄饨做得这么难吃,也实在很不容易。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旧金山4月5日电美国波音公司总裁丹尼斯·米伦伯格5日发表声明说,波音公司将暂时削减737MAX系列飞机产量,并计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