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际 今日美国 今日韩国 今日日本 今日俄罗斯 今日加拿大 今日澳洲 今日意大利 今日英国 今日法国 今日德国 巴基斯坦 今日新加坡 今日大马 今日菲律宾 今日越南 今日泰国 今日柬埔寨 今日印尼 今日缅甸 今日印度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际 > 今日美国 > 正文

追寻城市发展的灵魂与文脉

来源:西安日报 2020-01-18 05:05   https://www.yybnet.net/

城归何处:一名城市规划师的笔记作者:李昊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刘英团

城市,承载着无数的梦想与希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城市终究是人与物质空间相互塑造、双向互动的产物。在快速发展与急剧转型的城市化进程中,在住宅地产开发的浪潮之后,“综合体城市主义”成为塑造城市形态的重要动力。

“你喜欢一个城市的理由,不在于它有七种或七十种奇景,而在于它对你的问题提示了答案。”正如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所言,《城归何处》开篇,知名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智慧城市业务负责人李昊以“笔记”的形式回答了“理想城市的十个要素”。

“人,诗意的栖居。”他认为,尽管“友善市民”“大片水域”“四季分明的气候”“自然与城市的融合”“风情浓郁的老城区”“让城市柔美的林荫道”“紧凑的城市和发达的公共交通”“免费开放的体育设施”和“城市的规模”“国际范”等因素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品位,然而最终取决于个人感受及灵魂。从“城中村:另类的都市遗产”到“综合体城市主义:作为异托邦的魅惑与疏离”,从“新城城市化:一次夜间漫步”到“我们心中既有一个纽约,也有一个小镇”,选择城市就像选择另一半那样,哪怕这座城市什么标准都没达到,只要打心眼里喜欢,那就是心中最美好的城市。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创造,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标志,凝聚着一段段历史,沉淀着一个个故事。因为对城市的爱,李昊常游走于各地,借助城市规划这双眼睛,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城市的诗意和情感的共鸣。如其所言:“人类建设城镇的过程,包含了与自然环境的双向互动,进而形成了伟大的景观。”城市是迷人的书,通过不同视角,能获得不同的解读和阅读体验。李昊认为,那些根植于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文学作品,就是当地作家们记录下的城市,而人们又在作品基础上不断再造着对城市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与作家融为一体,我们也通过文学作品对城市产生一些新的、更加立体的认识。可以说,文字不仅可以提升城市软实力,更能帮助城市实现优雅营销。

“所有的城市都是疯狂的,然而是华丽的疯狂。所有城市都是美丽的,然而是冷酷的美丽。”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雷同的建筑、相似的商场、一样的商品,置身其间,千城一面总使人有种“找不到北”的感觉。“我不想替纽约辩护”,正如美国评论家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在《这就是纽约》中所言:但是,“这座城市是恒定的,又是不断变化的”;它有一种神奇的节奏,“纽约就像一首诗:它将所有生活、所有民族和种族都压缩在一个小岛上,加上了韵律和内燃机的节奏”,给人以一种“持续的兴奋”。纽约如此,我们的每一座城,莫不如此。从“那些足球,那些城”到“悖论哈迪德:用凝固的音乐表达无根的漂泊”;从“郊区的梦想”到“我们都是城市的闯入者”;从“战火中的城市”到“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叙事”;从“民谣里的城市”到“和谐动物城——冬季到春城来看鸥”。在《城归何处》中,李昊不仅以普通人的视角去观察城中人的个体命运,还“表达了城市规划学的诗意”(梁鸿),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

一座城,唯历史和韵味不可辜负。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历史,也就谈不上文化和内涵,很容易让人想象它的肤浅和单薄。一个城市没有历史,也就没有了灵魂和意志。在《城市并非树形》中,建筑理论家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将城市分为“自然城市”和“人造城市”,提出“在人造城市中总缺少某些必不可少的成分。同那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古城相比,我们现在人为地创建城市的尝试,从人性的观点而言,是完全失败的。”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认为:城市的组织构造是由两种元素构成的,其一是由建筑物形成的街道和广场而组成城市的结构;其二是纪念物,即大尺度的建筑,它们带给每个城市独特的个性,体现城市的记忆。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师,通过近百个国内外城市的游记和132张照片、30万字的记录,李昊从体育、音乐、电影、娱乐等诸多方面回应了我们所处这个时代的城市。

我认为,每一个城市都具有各自突出的个性,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自己的历史建筑或者老城区,就如同一个人没有记忆。在欧洲,每一个城市或小镇都有一个只属于他们自己的广场。广场不只是市民自由活动的公共空间,更镌刻着这个城市或小镇的文化记忆。城市的管理者、规划者,不仅把家国情怀演绎到了极致,还把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与艺术相融合,使“饱经沧桑”的城市广场、街心公园变成了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的灵魂,不全在金碧辉煌处,也在一条老街道的人们如何真实生活。城市规划及建设,追求对“宏大新城的向往”,更应发掘“老城区的美好”。

城市,承载着无数的梦想与希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城市终究是人与物质空间相互塑造、双向互动的产物。在快速发展与急剧转型的城市化进程中,在住宅地产开发的浪潮之后,“综合体城市主义”成为塑造城市形态的重要动力。城市规划或者城市发展的归宿,是让人诗意地栖居。故而城市的发展,核心是要在规划中融入城市的文化基因,而非“为了塑造一个不朽的、显眼的造型”。这大概正是美国费城规划处处长埃德蒙·培根所说的:“你不能制造一个规划,你只能培植一个规划。”

新闻推荐

美参议院接手审理特朗普弹劾案

由共和党人掌控的美国国会参议院16日正式接手审理针对总统特朗普的弹劾案。但是,当天审理工作并未立即展开。参议院多数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追寻城市发展的灵魂与文脉)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