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汾酒6000年酿酒史一脉相承逾千年

来源:兰州日报 2010-12-29 04:24   https://www.yybnet.net/

“干和”的制造工艺,在汾酒文化史甚至是中华酒文化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中国酿酒业泰斗、百岁寿星秦含章老先生,对山西汾酒非常熟悉并且很有感情。1996年他谈到汾酒的发展时曾说:“汾黄是历史上汾阳地区的传统产品,原料是汾阳县当地产的黄米。记得十几年前(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专家来中国访问,轻工部负责接待。日本专家当时问:‘我们很喜欢你们的汾黄,这个产品现在还有吗?如果你们有这个产品,我们可以进口\’。”

杏花村“汾黄”现在不生产了,上个世纪80年代还生产过。“汾黄”的酿造工艺有几个特点:一、属于固态发酵;二、“不入水也”,在醣化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酒,并且将第一次压榨的酒液加入到第二次醣化醅中;三、所用的曲,就是砖状的汾酒大曲;四、所用原料,为北方的谷物。

按照包启安先生的研究,《齐民要术》中记载的“笨曲并酒第六十六”中的“穄(ji)米酎(zhou)法”及“黍(shu)米酎法”,与张籍诗中的“酿酒爱‘干和”\’,晋代左思《魏都赋》中的“醇酎中山,沉腼千日”的叙事,晋代所称的干榨酒,都是对固态发酵酒的记叙,这些记载可以说明早在汉代已有固态发酵酿酒工艺。

先生还对《齐民要术》中的穄米(糜子)酎法和黍米(黄米)酎法作了解释:“制醪(lao)不是浸曲法,而是将曲粉及干蒸米粉混匀,与冷却至如人体温的粥,在和缸中混合,擂打,务必均匀。制成醪状,然后盖上瓦盆,用泥密封,进行发酵。所以这是固态发酵,属于一种曲、饭、水一次入缸的制醪的例子。

根据包先生的观点,《齐民要术》中的穄酎法和黍米酎法,与杏花村“汾黄”的生产工艺在关键的两点上是一致的。一、同属固态发酵。二、同属于曲、饭、水一次入缸的方法,“汾黄”不过是把水换成了酒。

这就说明,从北魏时期(大约公元450年)开始,一直到元代末年的1368年,汾州“干和”酒在中华酒文化史上辉煌了900多年,几乎在每个朝代都被誉为“国家名酒”。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汾酒的制造工艺,仍然沿用了使用砖状的笨曲“类似于大曲”、固态发酵、酿造两遍的“干和”酒工艺。

杏花村6000年的酿造史,真可以套用孔夫子的一句话,叫“吾道一以贯之。”6000年的酿造史从未间断,其实有它自身的内在逻辑,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延续,而且是工艺路线6000年的延续与发展。纯朴、厚道的杏花村人,竟然创造出了如此的奇迹。不用说中华酒历史,即便放眼人类酒历史,也是唯一的。(出自《旅游杂志》)

新闻推荐

日本发现寄往俄使馆“子弹信封”

【据新华社电】 日本警方8日说,有人前一天向俄罗斯驻日本大使馆寄去一封信,信封内含一发步枪子弹。按日本时事通讯社的说法,寄往俄罗斯使馆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汾酒6000年酿酒史一脉相承逾千年)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