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13日上午10时,凄厉的警报声响彻古城南京上空。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举行“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3周年仪式暨南京国际和平日集会”。
江苏省和南京市各有关部门、各民主党派、群众代表,南京市学生代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以及来自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友好人士,共约5000人参加了集会。
集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举行。拉响警报、默哀、敬献花圈、向遇难同胞三鞠躬……各界代表深切悼念遇难同胞。
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余红代表南京市民宣读了《南京和平宣言》:“和平依然是世界上的最强音。此时此刻,我们再次在南京发出和平的誓言:绝不让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悲剧重演!让世界持久和平!”
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副馆长米哈尔切夫·米哈伊尔表示:“在人类的文明历史中,有些史实不允许被遗忘。1937年12月发生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就是其中之一。南京惨案成为中国人民遭受磨难的象征。我们向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30万南京无辜的牺牲者致哀,向他们坚韧抵抗非人磨难的精神致敬!”
“当、当、当……”参加集会的代表撞响了广场上的和平大钟,放飞了和平鸽。悠扬的钟声警醒世人:“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首部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工具书《南京大屠杀史辞典》编撰工作也于13日在南京启动。
当天,南京市民还分别在普德寺、北极阁、燕子矶、中山码头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所在地设立分会场,举行悼念活动。
上午8时,和平法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举行。来自日本东本愿寺、灵云寺、圆光寺、圆照寺、云祥寺、月峰寺等寺庙的10多位日本僧人,和来自中国南京毗卢寺的50多位僧人和佛教信徒,以及3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及遇难者遗属参加了此次和平法会。
相关新闻
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又添17项新证
【据新华社电】 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得17件珍贵文物,其中包括日军第十六师团佐佐木旅团攻击南京军事作战地图、日军攻击南京的日文报纸剪报等,均由日本友人大东仁在日本国内帮助征集。
这批新获得的文物史料主要有两大种类。第一类是曾任日军第十六师团第三十八联队长助川静二的相关史料。第十六师团不仅是攻打南京的主力部队,而且驻扎时间很长,直到1938年1月下旬才离开南京。战后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中,许多南京市民指证“中岛部队”的暴行,指的就是第十六师团。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助川静二后来被提升为少将并随军至马来西亚,因此有部分史料是其搜集相关情报及军事行动的内容,其中有一份“慰安妇名录”尤为珍贵,对于研究日军在马来西亚的侵略很有价值。
第二类是第九师团第一兵站辎重兵中队的相关史料,包括日军的官方文书、手写体的战场日记等。第九师团也是攻打南京的主力部队之一,但此支中队却未随主力一起行动,而是驻扎在华北的太原地区。朱成山表示:“这部分史料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南京,但对于研究日军在华北地区‘扫荡作战\’很有价值。”
新获得的史料中最为珍贵的是一份作战地图和一份手写体战场日记。朱成山介绍,1937年12月日军在攻占南京后,绘制了一份作战地图,上面标注了比较详细的作战路线。战场日记里面则详细记载了每日输送弹药、马粮以及主副食品的明细,能够从中看出当时部队兵力部署和相关的作战活动。
大东仁先生是日本僧侣,2005年12月起受纪念馆委托在日本搜集相关证物。五年间已经征集文物资料 1283件。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 俄罗斯外交部一名高级官员12日说,俄罗斯和日本间领土争议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俄日双方首先应加强经济合作。这名未公开姓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