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文堂说:“当时,廖(容标)司令、吴(瑞林)团长和部队就住在我们村,在老百姓家住了两三年。村民非常爱戴他们,家里有点小米、煎饼什么的不舍得吃,都送给了村里的士兵们。”
同仇敌忾战日魔
——— 听老人们说杨家横战斗
本报记者 孙霞
钢城区辛庄镇杨家横村青山绿水,碧波荡漾。
时光上溯到71年前,正是抗日烽火四起的年代,杨家横村是泰山区进入沂蒙山区的咽喉地带。1940年的4月、10月和12月,在这里接连发生了三次战斗,我抗日军民不畏强暴,同仇敌忾,三战三捷,入选《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6月10日,记者踏上了这片红色热土。
今年83岁的亓文常是村里的老支部书记、老党员。说起杨家横战斗,老人记忆犹新:“1940年4月11日,日军占领了村南的光光顶子,八路军早已得到消息,在敌人到来之前,就撤出杨家横村隐蔽起来。见敌人占了光光顶子,就兵分三路,一路转移到村西南白罗山上;一路撤到村东南二虎山上;另一路则从侧面迂回到敌人背后,堵住敌人的退路。枪声响了一天一夜,最后,八路军与日本鬼子拼了刺刀,进行了肉搏战。战斗结束后,我曾到山里去看,尸体遍地都是。”
“当年10月份,八路军一个轻机排刚在村里支起灶准备做饭吃饭,敌人分两路围了上来,经过激烈战斗,这个排只剩下了一个包扎员。战斗结束后,包扎员像个血人一样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老人深沉地回忆着。
由于年代久远,亓文常老人只记得这两次战斗,其他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也只是回忆起了1940年4月和10月这两次战斗。在采访过程中,有多位村民向记者叙述了日军在杨家横的肆虐。在一次日本飞机轰炸中,亓英富的爷爷亓文举和妹妹被炸死,他的奶奶一只脚被炸去一半,终生残疾。尚曰京的大爷尚砍忠在地里干活, (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记者 许俊华 温静)春风习习暖意浓,项目接力劲不穷。眼下,在莱城工业区,一个个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3月25日,记者来到新型建材工业园项目建设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平坦的香港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