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龙街渡的红军标语 □肖泽金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07-08 18:47   https://www.yybnet.net/

爱好摄影创作的我们来到龙街渡。在村子里走访的时侯,听村民说,村子里有“红军标语”,是当年红军长征时途经这里留下的,镇上还有一处。

此前只听说红军长征从“皎平渡”过金沙江,被称为“巧渡金沙江”,现在第一次听说红军到过这里,还留下了红军标语,我们非常高兴,急切地请村民带我们去看。

在酸枣树下的小屋,正面的墙是用砖重新砌成的,形似厨窗。当村民将木板取下,白底黑字的红军标语展现在我们眼前,清晰完整。红军标语是按从右至左的顺序用繁体字书写在墙的上部的,内容是:“工农团结起来,不交一个钱捐税给区乡公所。”侧面的红军标语是“不替卖国贱军阀打仗,当红军,打日本去!”令我们惊奇的是,红军长征已经过去70多年的时间,红军标语依然如此完好,可见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对红军标语的保护。

在村民的带领下我们又去看另一处红军标语。沿途的路是用石板铺成的,磨损的程度很明显,不难看岀是无数行人经过留下的痕迹。街道很窄,还保留了一些早年的老房子。街头有一棵古老的黄桷树,根系的上半部分全裸露在外面,纵横交错,昭示岁月的沧桑。途中,带路的村民热情地给我们讲起了当年红军长征途经龙街渡的故事。

1935年5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来到这个小镇,晚上就睡在小镇的街道上,整个街道都睡满了,大概有数千人。红军遵守纪律是出了名的。当时老百姓看到红军战士在露天睡觉,很是过意不去,主动叫他们到家里去睡,可是红军战士说什么也不肯去。据村民讲,在行军途中,红军战士经过附近的西瓜地,因酷热难忍,吃了村民地里的西瓜,由于村民不在,无法把铜板直接交到村民手里,只好将铜板埋进村民的西瓜地里。后来村民在耕种西瓜地时,发现了红军当时埋的铜板,对红军非常敬佩。

红军到龙街渡,是为了掩护中央红军从绿劝县皎平渡过金沙江而执行的佯攻任务。在龙街镇红军用重机枪向北岸棋盘山的敌军猛烈射击,还在龙街渡上游5公里处的石花滩用竹子和木板搭浮桥诱惑敌人。龙云和薛岳还真以为红军要在这里渡江,急忙派军追击,还派飞机轰炸。红军佯攻目的达到后,迅速转移,连夜急行军赶到皎平渡,顺利渡过金沙江。红军在龙街渡留下了“红军长征过元谋,诱敌佯渡金沙江”的革命故事,今天还被人们广泛传颂。

说话间来到了红军标语处。这是一处老房子,正面是一道大门,靠近大门两侧是红军标语,与前面我们看到的红军标语一样,也是用木板封住的。这座房子的墙体已经陈旧了,但两侧的红军标语还清晰。我们看到“官兵平等,反对白军长官打骂士兵。不当挨饿挨打的白军,大家当红军去!”等红军标语,从标语中感到一种无穷的精神力量,那就是红军长征精神的伟大!在我们到来之时,正赶上对面学校的学生下课,学生们也赶来参观。他们看得十分仔细,不时指指点点,看来他们是被红军标语给吸引住了。那时我想,如果当年的红军战士能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感到无比的欣慰。

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迎来了全国的解放。龙街渡也同全国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这里新建了街道集镇,交通大大改善,铁路、公路畅通,还在发展水路交通。云南省已将红军标语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对象,龙街渡也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观光景点,红色旅游成为促进龙街镇经济发展的新项目。

新闻推荐

值得期待的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于2011年8月31日至9月10日举办的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有三部华人导演作品入围竞赛单元,分别是杜琪峰的《夺命金》,许鞍华的《桃姐》以及魏德圣的《赛德克·巴莱》。程小东的《白蛇传说》入围...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龙街渡的红军标语 □肖泽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