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给流浪狗喂食。 资料照片
8月23日,本报以《开着三马子 半夜偷猫狗》为题,报道了西站菜市场十几只猫狗遭遇“贼手”一事,此报道引起了广大读者对流浪动物的关注。记者调查了解到,如今,兰州的大街小巷游荡着这样一个群体,它们瘦骨嶙峋,毛发脏乱,甚至身有残疾。有一群善良的人,正在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救助这些可怜的动物,可这对庞大的流浪动物群体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宠物遭弃 猫狗街头风餐露宿
据记者了解,兰州市猫狗遭遗弃问题非常严重,尤其是在安宁区、和平镇等大学聚集区,很多学生开学后花几十元买上一只猫或者狗,养上一段时间不想养或者放假了,就干脆把猫狗遗弃,所以每到放假,高校附近流浪猫狗较多。另外,近日记者走访兰州市多家菜市场后发现,市场里无人照看的猫狗跑来跑去。这些猫狗都是商户养的,有的商户在搬迁后就将猫狗遗弃,任由这些可怜的动物风餐露宿。
8月24日上午,兰州流浪动物救助站站长何江龙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许多人只是一时兴起买了狗或者猫当宠物,可是当宠物得了病或者年老体衰后,宠物主人就将它们遗弃在大街上,任由它们自生自灭。而被主人遗弃的猫狗在大街上流浪,肆意繁殖,又产生了更多的小流浪猫狗。
救助组织 志愿者力量微薄
面对这些脏兮兮的流浪猫狗,很多人都捂着鼻子远远绕过。而七旬高龄的孤寡老人朱奶奶却将自己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到了这些小动物身上,20多年来,朱奶奶救助了近百只流浪猫狗,如今她家里还有十几只狗、4只猫。感喟于朱奶奶的善行,2008年底,何江龙和几个热心市民一起建立了兰州流浪动物救助站。3年来,救助站已拥有600多名会员,救助了几百只流浪猫狗,更有40多只猫狗被热心市民领养。
8月24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位于红山根三角花园的兰州流浪动物救助站时看到,一处约150平方米的空地上虽然只搭有几个简易棚舍,但却是能为20多只流浪猫狗遮风避雨的“家”。何江龙告诉记者,救助站完全由志愿者自发组织,每名会员每月交纳10元会费,全部用于流浪动物的救助。可是治疗一只生病的猫狗,就需要四五百元,会员缴纳的会费根本不够。天渐渐凉了,何江龙想建一些彩钢板房,让猫狗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可是现在资金却成了大问题。
记者了解到,兰州市目前已成立了4个流浪动物救助组织,每个志愿者都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救助病弱的流浪猫狗,尽力给它们一个温暖的“家”。
何江龙看到本报23日的报道后痛心地对记者说,天气渐凉,狗肉也变成炙手可热的菜肴,这些被偷的猫狗有的很可能被送上餐桌。据讲,近几年,兰州流浪动物救助站的志愿者从张苏滩、土门墩等市场“买”回了十几只待宰的狗,这些狗肉市场上不乏哈士奇、萨摩耶等名犬。何江龙介绍道,从2009年开始,兰州流浪动物救助站每年都会在张掖路等繁华地段组织一次关爱流浪动物、拒吃猫狗肉的宣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限养规定 公布十年无人管
8月23日下午,兰州市公安局犬类管理科科长蓝萍告诉记者,2001年11月9日,兰州市公布了《兰州市城镇区域限制养犬规定》,并要求自200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但10年过去了,无论是养犬市民,还是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根本没有按“规”办事。同时,购买犬类作为宠物的市民,也从未有一人前往犬类管理科办理相关手续。据其讲,目前,兰州市公安局犬类管理科只是处理一些流浪犬扰民,以及犬类粪便影响市容等琐事。而且目前对于流浪猫的管理,并没有形成任何相关规定。
随后,在对兰州市农牧局的采访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也只负责犬类的检疫和防疫,对于流浪犬农牧部门也无法管理。
本报记者 李丹 刘有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据人民网消息,日本媒体13日称,继俄罗斯空军2架战机8日绕日飞行一周后,俄空军战机近日接连在日本北海道周边反复“挑衅”,2架“伊尔-38”反潜机10日曾先后10次“接近日本领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