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丁昊
星档案:
郭丁昊,2000年出生,现为西北师大附小六年级二班学生。2012年5月5日本报《作文周刊·红蜻蜓》 栏目刊发其习作——《态度与结果》,这也是小作者刊发于本刊的第一篇作文。
星攻略:
郭丁昊:简单细微处着笔,作文可“以小见大”
文/雷媛 本报记者
从生活小事中着眼着手
尽管郭丁昊的这篇作文因为那个颇有些哲学意味的标题——“态度与结果”,被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议论说“深奥了些”。不过,郭丁昊说这一点也没影响他的心情,“挺高兴的,总算出了头。”12岁的小男生郭丁昊不是班上那种拔尖的学生(当然按他自己的话说如果自己想的话,稍微努力一下就能从目前的“中不溜”跻身到名列前茅。),但他不能认同这就可以成为自己被忽略的理由,他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一次,他依靠自己的文章证明了。
所以,当在回答什么是作文时,郭丁昊不假思索干脆利落地说:“它是能让自己抛头露面的东西。”仅以郭丁昊单纯透明的孩童本性,我们就确信这是孩子绝对真实的想法。终究,没有什么比真实更珍贵了。
“对于这篇作文,我自己一点也没有同学们口中的‘深奥了些\’的感觉,相反我觉得它是简单易懂的,不但标题简洁明了,还有文中的内容更是那些我们司空见惯了的简单小事,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我表达了自己从这种简单中感悟出的一点道理吧。”郭丁昊从容不迫地说道。“其实,从一开始写作文老师就讲过要多观察生活,如果按老师的要求来衡量,我并没做到多观察,我没有刻意地去进行观察,就是随意地碰到一件事或一个景了,那就留心注意一下。”
郭丁昊说他们这两天刚刚学了一篇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文章中的一句“从司空见惯的东西中感悟出一些真理”让他很有感触,“我觉得这句话特别有道理,我的这篇《态度与结果》就是这样的,文章记述描写的是生活中司空见惯了的琐碎小事——拖地,然后从这样的简单小事中感悟出了一点道理。所以,我认为写作文就应该这样着眼于生活,着笔于细微小事,然后从这些小事中反映出大道理。”
作文应多修改
郭丁昊坚持好作文就是修改出来的。他说每次我们写作文的时候,或多或少总是有着随便写的心态,所以,每当写完一篇作文后,倘使不进行仔细多次的修改,那么那篇作文是会有很多“毛病”的。之所以坚持进行修改并且是多次修改,郭丁昊的理由是“修改实际是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在郭丁昊而言,一篇作文的精华不但是体现在文章内容上,还在于一些好词好句乃至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看书时,凡是看到好词好句时我总是会勾画下来,而且尽力记下来,目的就是能够以后(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有一句话叫‘学以致用\’,所以,不论是一句话,一个词,只要你学了,就应该想法运用,不然的话它一直就是留在书籍中的东西。”
新闻推荐
由著名导演胡玫亲执导筒的史诗巨制《曹操传》(原名《英雄曹操》)已顺利杀青,日前正式进入紧锣密鼓的后期制作,预计8月与观众见面。该剧投资逾6000万,一经杀青就被多家电视台抢购首播权,且已被日本“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