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档收藏节目中,总是忽略了《天下收藏》。无他,王刚“砸”东西,让人不爽。赝品,很多人都遇到且收藏过,我也一样。
五年前,隍庙闲逛,一面具,在杂七杂八中,很是显眼。一眼就喜欢上了。好东西,面目狰狞,但不恐怖,有点亲切;闻一闻,散发着淡淡的檀香味。开价,一千。先拦腰一刀,五百。摊主嘴角抽了抽,再加点。我说算了,转身而去。过了一周,再去看,东西还在。老板不是那个老板了。古玩行当的把戏,东西要流动,一阵在我家,一阵到你家。不明就里的人以为,东西转了手。实际,两个摊主间,交换着摆,给玩家一点新鲜感。
再问价,嘿,降了,800元。有门,继续拦腰一刀。老板说,再加点。不能再加了。再降低点,带的钱不够啊!各种手段使上,往下压价。拉锯半天,260元成交。很是得意,砍价功力见长啊!千元的东西,260元,就拿下了。提着东西,匆匆找几位朋友,让他们掌眼。不对啊!就是个新货,材质也不是木头的,檀香味是真的。那是为做旧专门点上香,熏出来的。暴汗,是一赝品啊!
咋办,放着呗!摆到家里也是个东西。这话对。放到阳台上,朋友看见了,总要询问一番。赝品,成了家里最抢眼的摆件。
面具就这样处理了。没有砸,也没有必要砸!遇到赝品咋办。老玩虫们有经验,一个字,“放”着。
百年无废纸,何止百年,三十年,就无废纸了。“文革”报纸书籍现在价格一路上扬,当初可都是废纸。参加央视《鉴宝》的藏家说,再藏五百年!光绪仿乾隆,民国仿光绪,层出不穷,现在也值钱啊!当初,可不就是新东西。
赝品,落到王刚手里,下场很冤!鉴定靠眼力,谁能不出纰漏呢?即便是现代的碳十四技术,也有错漏,曾把刚死的蜗牛壳测定为2700年前的。再说了,即便现代仿品,也是东西,指出来就是,何必非砸不可!老祖先说了,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看消息,10多个城市聚会抗议日本右翼分子,发生了砸日系轿车事件。中青报的标题真好《砸日货蠢行害国》。
砸赝品的举措,何尝不是一种蠢行呢?
新闻推荐
新华社东京9月10日电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10日宣布,日本政府已经决定由政府购买“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的钓鱼岛、北小岛和南小岛,将这三个岛“收归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