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郑洲
每年,都会产生很多流行的词汇。有一个词语,永远都不过时,每年都会隆重登台,这就是“春运”。
春运来了,人流如织。尤其是火车站的售票大厅和候车室,更是人头攒动,拥挤不堪。买票的,候车的,排起了一眼望不到头的长蛇阵,随着人潮缓慢地向前亦步亦趋。进不了候车室的,因地制宜,在广场上焦急地等待,整个广场变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归心似箭,回家!回家!无数双焦急的眼神,千百万只匆匆忙忙的脚,只为这一个念头,圆一个团聚的梦想。
看着这一幕幕上演的春运大戏,心中感慨万千。过年回家,是咱们中国人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传统,不辞辛累,昼夜兼程,风尘仆仆赶回家,与家人短暂相聚几天后,又匆匆忙忙地起程,赶赴千里之外,就这样来去匆匆,辗转奔波。对于春节,咱中国人向来是注重的,讲究的,也是大方的。别看平时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但到了过年,情形就截然不同了,花钱一下不计较了,图的就是个开心,找的是一乐。你看,常年在外拼搏的打工仔,尽管挣钱不容易,但春节来了,此时此刻,都要凑凑这个热闹,随这股人流——回家过年。
咱们中国人口众多,在春节来临时,给交通等多方面造成相当大的压力。一到春节,运力紧张的矛盾便显现无遗。其实,按我国的铁路通车里程和列车开行车次,是不会存在这种状况的。只是由于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太过集中造成的。平时随到随走就说明了这一点。曾有人作过统计,我国春运期间仅铁路发送的旅客,就相当于把全日本的人拉着跑了个来回还有剩余。众所周知,世界上过圣诞节的国家多于过春节的国家,只是由于咱们中国人数量庞大,才形成了绝世奇观。但圣诞节期间,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人员流动量相比平常,只是略微多一点。完全看不到我们春运时的爆挤、滞留、没有票在风雪中疾行的场景。并非他们观念淡薄,不看重圣诞节,而是他们人口少,出行很轻松。反观我们,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头一片,大包小袋,扶老携幼,都要赶在节前回家,在节日享受亲情。
今年听到了一个利好的消息,铁道部一改往年春运时“涨”声一片,让利于民,实行票价下浮,分别下调0.5-4.0元。时代在变,但想家、思亲不变,除了平常用电话拨通那串解密思念的数字外,就只有在春节团聚了,真切的、诚挚的对待旅途奔波,回家给亲人一份惊喜……也许,这就是百姓的“春运”的实在意义……
新闻推荐
暮色连天,斜阳慵懒地从巍峨的高山滑落。星星点点的明灯,如夜的眼,一片连着一片,开始闪烁起来。从市中心最繁华处,我穿过一条又一条街道。到处人声鼎沸,孩子的笑闹声传出了整条街。这样繁华热闹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