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一女生庆祝生日,扮成日本侵华士兵的样子,如此恶趣味,会不会太低级了!”18日上午9时许,有网友在微博爆料并附上照片。照片中的多名年轻女子,涂上小胡子,身着侵华日军的黄色军服取乐。
(详见本报今日AⅡ11版)
穿日军军装庆生,这样的创意已经完全突破了伦理和道德的底线,按照网友的说法,就是“节操碎了一地”。这样的“行为艺术”无人可以接受,对经历了日本侵华那段悲惨经历的人来说,这恐怕是他们情感上“无以承受之重”。更让人感到难以接受的是,所有的行为实施者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她们对于日军军服的态度如何,认知如何,其所代表的群体的价值观、情趣观和民族观如何,才是最让人值得审视之处。
从某种意义上讲,她们的行为可以算作“无意识的举动”,也是当下一些人民族意识淡薄的表现。日军军服是国耻的象征,是永远无法忘却的民族伤痛,以军服作为娱乐的道具,无异于拿国耻开玩笑,这样的倾向是可怕的,而这样的行为也无法获得别人的尊重。
然而,我们似乎又没有足够的底气去指责这一群年轻人。究竟谁应为她们的行为表现来买单?值得深思。在这些稚气未脱的年轻人面前,任何的道德鞭挞都显得虚伪而俗气,都无法用以作为推脱自身责任的挡箭牌。放眼时下的社会不难发现,正是泛娱乐化的风气,让年部分年轻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使他们将严肃当儿戏,将屈辱当娱乐。
如果再加上影视剧中的“戏说”,以及时下方兴未艾的“抗日神剧”,不难发现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之下,价值伦理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连历史的伤痛也可以成为哗众取宠的方式。在此语境下,年轻的女孩子们拿日本军服作娱乐,自然也就不足为怪。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戏说和娱乐民族情感也将遗患无穷。谴责穿日军军装庆生的同时,更应反思我们的国民教育,以及我们对于历史所具有的态度。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东京6月26日电 日本国会参议院26日召开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生活党”等在野党针对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的问责决议案。安倍成为日本历史上第四位被问责的首相。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