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容易引发脂肪肝甚至肝癌,日本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这是由于肥胖后肠道内的一种菌群增加使肝细胞老化,从而导致癌变。
日本癌症研究会的研究人员6月27日在英国《自然》期刊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给两组实验鼠体表都涂上可诱发癌症的低浓度化学物质,然后给一组实验鼠喂食高脂肪食物,给另外一组实验鼠喂食普通食物,结果变得肥胖的实验鼠全都患上了肝癌,而 另一组实验鼠则无一患肝癌。
该小组研究两组实验鼠的肠内细菌后发现,肥胖实验鼠肠内的革兰氏阳性菌数量是体重正常的实验鼠的3000倍以上。
研究小组还发现,一部分革兰氏阳性菌能够将胆汁内的胆酸转变为“去氧胆酸”,而去氧胆酸会损伤细胞的DNA,被肝脏吸收后,就会损伤肝细胞,引发肝细胞老化,老化的肝细胞会分泌促进癌变的蛋白质。
研究小组在肥胖肝癌患者当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细胞损伤,因此推测人体内也有类似的肝癌发病机制。该研究的负责人指出,调查肠内细菌的种类可能有助预测患肝癌的风险。(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大型另类红色革命抗战剧《草莽英雄打鬼子》(原 名《小 鬼 子 走着瞧》),于7月26日起登陆陕西二套都市青春频道。这部剧由打造《盗火线》《奸细》等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