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茨娅
却道天凉好个秋,且看秋山好夕照。是谁将一幅秋天的景致描绘得如此生动?是谁用笔墨恰到好处地渲染了一片大好河山?秋山夕照,非他莫属。他就是近代海派画家吴石仙。
吴石仙(1845~1916),名庆云,字石仙,号泼墨道人。作为一名近代的山水画家,他刚起步的那些山水画,初学了四王的风格,成不了自己的体统。从日本归来后,他的画风来了一个大转变,带着革新的思想和创意,擅长于描绘那些烟雨出没的大自然景色,既有米芾、高克恭画法,又渗入西洋水彩画技法,全新推出的山水画多墨晕淋漓、云烟袅袅婷婷,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秋山夕照图》创作于1904年。之前,他的《远寺夕照图》问世。一年之后,《秋山夕照图》创作而成。众所周知,大自然里夕照往往与秋山联系在一起,夕阳是一天的晚景,秋色是一年四季的晚景,还以为,秋山配上夕照,一定是那种晚秋山斜,暮归日沉的感受,而在吴石仙的笔锋之下,且将秋图当春图,生动活泼,灵动隽永,清新雅致得无可挑剔。
图的上方,分明是白云深处有深寺的写意。图的中央,有草舍几处,邻里人家出出进进,好不自在。远方有塔,塔后有寺院,往下走,一汪清水向前流动,几棵大树伸出了调皮的枝桠,木搭的小桥之上,有老汉骑着驴,童子挑着担,他们是要去赶集?还是进城游玩?不得而知。小溪流之下,也就是那调皮的树桠下,有渔舟一叶停留在此,渔翁头戴尖笠,回头一望,是否在回味刚刚经过的那些渔舟唱晚之事,满满的鱼篓,让渔翁着实乐了一番。
这里的秋山景致,绝然找不到秋风落叶、秋天萧杀的行迹,画家画活了秋山之中的夕照、烟云流动之下的人家。秋山夕照,归鸦声声,柔情画意尽在此图之中。远看那山峰,气势恢宏,丘壑幽幽,水墨的晕染,让整个烟云、山树有了灵动鲜活之感。一股小家子灵动气韵里,透露出一种大家风范。
《秋山夕照图》系纸本,墨笔,纵104.2厘米,横51.6厘米,现为上海博物馆收藏。该作品人物线条细腻,勾勒也是分明有致的,落笔下墨有一种潇洒的感觉,这样一来,也就形成了晚清上海画派的风格。细看那左上方的自题:“看山人坐夕阳船,董两家笔法,甲寅小阳月,白下吴石仙”,看山人坐夕阳船,画家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已经是晚年的光景了。从遥望秋山到登上夕阳船,在这里,画家早已甩掉了悲秋的人生情绪,以一种全新的心态描绘了一幅全新的秋山夕照图。
◇黄茨娅
却道天凉好个秋,且看秋山好夕照。是谁将一幅秋天的景致描绘得如此生动?是谁用笔墨恰到好处地渲染了一片大好河山?秋山夕照,非他莫属。他就是近代海派画家吴石仙。
吴石仙(1845~1916),名庆云,字石仙,号泼墨道人。作为一名近代的山水画家,他刚起步的那些山水画,初学了四王的风格,成不了自己的体统。从日本归来后,他的画风来了一个大转变,带着革新的思想和创意,擅长于描绘那些烟雨出没的大自然景色,既有米芾、高克恭画法,又渗入西洋水彩画技法,全新推出的山水画多墨晕淋漓、云烟袅袅婷婷,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秋山夕照图》创作于1904年。之前,他的《远寺夕照图》问世。一年之后,《秋山夕照图》创作而成。众所周知,大自然里夕照往往与秋山联系在一起,夕阳是一天的晚景,秋色是一年四季的晚景,还以为,秋山配上夕照,一定是那种晚秋山斜,暮归日沉的感受,而在吴石仙的笔锋之下,且将秋图当春图,生动活泼,灵动隽永,清新雅致得无可挑剔。
图的上方,分明是白云深处有深寺的写意。图的中央,有草舍几处,邻里人家出出进进,好不自在。远方有塔,塔后有寺院,往下走,一汪清水向前流动,几棵大树伸出了调皮的枝桠,木搭的小桥之上,有老汉骑着驴,童子挑着担,他们是要去赶集?还是进城游玩?不得而知。小溪流之下,也就是那调皮的树桠下,有渔舟一叶停留在此,渔翁头戴尖笠,回头一望,是否在回味刚刚经过的那些渔舟唱晚之事,满满的鱼篓,让渔翁着实乐了一番。
这里的秋山景致,绝然找不到秋风落叶、秋天萧杀的行迹,画家画活了秋山之中的夕照、烟云流动之下的人家。秋山夕照,归鸦声声,柔情画意尽在此图之中。远看那山峰,气势恢宏,丘壑幽幽,水墨的晕染,让整个烟云、山树有了灵动鲜活之感。一股小家子灵动气韵里,透露出一种大家风范。
《秋山夕照图》系纸本,墨笔,纵104.2厘米,横51.6厘米,现为上海博物馆收藏。该作品人物线条细腻,勾勒也是分明有致的,落笔下墨有一种潇洒的感觉,这样一来,也就形成了晚清上海画派的风格。细看那左上方的自题:“看山人坐夕阳船,董两家笔法,甲寅小阳月,白下吴石仙”,看山人坐夕阳船,画家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已经是晚年的光景了。从遥望秋山到登上夕阳船,在这里,画家早已甩掉了悲秋的人生情绪,以一种全新的心态描绘了一幅全新的秋山夕照图。
新闻推荐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大使馆网站消息,日本外务省亚大局长伊原纯一23日就中方划设的东海防空识别区包含钓鱼岛空域向我驻日使馆提出交涉和抗议。我驻日使馆公使韩志强当即驳回日方所谓交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