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如水的月夜,有些凉意,沏一壶绿茶,水中升起又落下的茶叶,如同美丽少女摇曳的舞姿,茶香弥漫开来,我坐在书桌前,望着桌上一本本我读过的书,不禁思绪万千……
曾记得上小学时,受父亲的影响,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我们家最富有的就是书了。那时,我在课外之余,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记忆最深刻的是杨沫先生的《青春之歌》,虽然看得懵懵懂懂,但文中小知识分子林道静,却成了我心中的偶像。
到了最美的青春岁月,在书店,我与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相遇,从此便被她浪漫的情怀、行云流水般的文笔所感动,在她的笔下,平平淡淡的生活竟是如此美好,让我向往,至今深深地影响着我;在同学家,我与琼瑶的《在水一方》、《烟雨朦朦》、《几度夕阳红》邂逅,那如梦如幻的故事和一个个温柔、善良、聪慧的男女主人公让我倾倒,令我魂萦梦牵;在这期间,我还看了《城南旧事》、《家》、《春》、《秋》,阅读了《简爱》、《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中外名著……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感人的故事情节深深地触动着我,滋养着我,激励着我,我不断地汲取书中的精华,形成了外柔内刚、乐观向上、豁达宽容的性格,让我视野开阔、心怀感恩,用心感受着人生旅途中点点滴滴的幸福与美好……
后来,我开始追逐著名作家的足迹——在路遥《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孙少平面对困境敢于拼搏,敢于吃苦的精神,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与力量,也被书中人物之间纯真朴实的情感而感动;在凤凰古镇,结识了沈从文的《边城》,烟雨朦胧的早晨,我在青石板的古镇中穿梭,寻找着沈从文笔下的翠翠;也因酷爱旅游,让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带着我,穿越时空,认识了每一个古迹的历史印记,感受着秋雨先生的人文气息;我还和许多名作家在书中相识,如铁凝、迟子建、梁晓声、陈忠实、苏童、王安忆……在读书的过程中,我用心感受着每个人物的喜怒哀乐,仿佛走进了一段段人生,走过了一段段历史;虽和作家们未曾相识,但又是那样的亲近,和他们有了心与心的交流和共鸣,让我收获了一份阅历,一份情怀……
人到中年,经过长期读书的沉淀,思想和境界也得到了升华,开始阅读颇受争议的国画大师范曾的作品《范曾海外散文三十三篇》,看到了先生客居巴黎、负笈欧洲日本的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时的澎湃激情,书中真正流露出先生虽身在国外,心却时刻牵挂祖国的爱国之情,而先生率真随性的个性也随处可见;因纪念季羡林老先生,读完了《季羡林的世纪人生》,对国学大师的一生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那磕绊困苦的岁月里,依然乐观,道出了“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哲理,也被他纯朴、豁达、严谨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如今,在繁杂喧嚣的尘世中,于丹的《论语心得》、《于丹趣品人生》,似一缕春风,娓娓道来,讲述着人生最质朴的道理,抚慰着我的心灵,如一条情感的河流,久久地在我心底静静流淌;就这样,我在书海中徜徉着、熏陶着,丰富着我的精神生活,陶冶着我的性情,让我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世间,欢喜地过着“闲看天边云卷云舒,笑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平凡生活……
读书,已成为我生活的习惯和乐趣,每当我从书店出来的时候,怀抱几本新书,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我感到是那样的自信和美丽,仿佛回到了纯真的学生时代,岁月的流逝,变的是我的容颜,不变的是我那颗依旧爱读书的心。
今后,我还会坚守着读书的快乐时光,让书香沐浴我的心灵,让书韵丰盈我的人生;我也会对生活怀着一颗朴素的心,在安静平淡的岁月里,任山川安然,年华静走……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2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外界关注的钓鱼岛问题,中美军舰南海相遇、东海防空识别区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日方应拿出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