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太地町,由政府出资筹建的酒店为顾客提供用海豚肉做成的生鱼片
太地町的雕塑有些滑稽
↑2003年10月6日,日本太地町海湾,日本渔民宰杀海豚,周围海水已被染成红色。在一望无际的海水中,鲸自由自在地欢闹着,还不时地跃出碧蓝的海面。突然,一声炮响打破了这份欢娱,一枚拴着长长绳子的炮弹射进了一头鲸的右侧身体。中了弹的鲸挣扎着,扭曲着身体,不停地翻腾,它的尾鳍重重地击打着海面。在这头鲸的身体周围,蓝色的海水顿时泛着浑浊的猩红。
射出炮弹的,是一艘巨大轮船船头上的捕鲸炮。就在炮弹射中鲸的一刹那,站在船头的捕鲸人员迅速向海中释放拴在炮弹上的长绳。接着,船员收紧绳索,把鲸拉到船下。鲸还在做最后的挣扎,尾鳍还在不停地拍打,它慢慢地被吊起,头部还扎在混着血的海水里。终于,鲸停止了扭动,被船员一点一点地拖上船,身后留下一条宽宽的血路。
这是2009年6月,国际捕鲸委员会第58届年会召开前11天,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公布的关于日本捕鲸的公益片《屠杀≠科学》中的部分镜头。
1986年出台的《国际管制捕鲸公约》有一个明显的漏洞,尽管禁止了商业捕鲸,却允许“以研究为目的”的捕鲸活动,且对捕鲸的数量没有具体配额限制。
于是,日本利用这一漏洞,打着“科研考察”的旗号,驾驶“调查船队”随季节南北奔走,继续捕鲸,触角已经伸向南极地带。那些被他们捕杀的鲸没有几头会用作科研,几乎都被日本人吃掉了,因为这是日本人认为唯一明智地处理这些“科考副产品”的办法。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