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他们把诗交给了他

来源:兰州日报 2014-01-12 18:15   https://www.yybnet.net/

人物资料

■姓名:李泰祥

■终年:73岁

■背景:音乐科班出身,1974年担任台北市交响乐团指挥,致力推动台湾本土及原住民音乐、文化,弟子有齐豫、许景淳、唐晓诗等。1988年罹患帕金森氏症,2009年甲状腺肿瘤开刀,去年年底因甲状腺癌恶化住院。

■代表作:《橄榄树》、《欢颜》、《错误》、《告别》、《一条日光大道》等。

■殊荣:1981年《名剑风流》获金马奖最佳原作音乐奖,1997年获金曲奖特别奖、吴叁连艺术奖,2013年获第32届“行政院”文化奖。

终于找到李泰祥的那张演唱专辑《错误》,歌词都是郑愁予的诗,《错误》、《旅程》、《情妇》,《雨丝》,等等。一首首听下来,和多少年里多少次听李泰祥一样,不论他怎么改变节奏、气质,听到的都只有平和悠长。

但他并非从一开始就是如此,60岁的时候,面对来访者,李泰祥曾说:“年轻时负担太重,挣扎于古典与流行、现实与理想之间,精神十分痛苦,现在这些痛苦都没有了,我可以更自由地创作自己想要的东西”。

怎会不痛苦呢?他生长的时代,是最嘈杂浮躁的时代,一切都嘈嘈切切没头没脑,而上一世纪的优雅蕴藉,还似一个嘤嘤不去的幽灵,到处找落脚点,逡巡徘徊间,看见了他,选中了他。

他是1941生人,自台东马兰的青山碧野之中长大,父亲是阿美族原住民,受过高等教育,日据时代任保险业务员,却善拉小提琴,并将提琴传给了他,一心要他“比汉人更像汉人”,他天性善感早慧,小学的读物就是《茵梦湖》、《基度山恩仇记》和《双城记》,若让古典之梦借身还魂,似乎,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

即便约翰·克里斯朵夫,也有过狂暴的少年时代,而李泰祥也是如此,少年人曾有的一切叛逆、执拗、不安,他也都有,只是,16岁那年看到小提琴家陈清港先生的招生广告,并成为他的学生后,他开始渐渐沉静下来,陈先生更惊喜地视他为天才,他因父亲破产交不起学费,陈先生便免费授课。他的老师没有看错他,毕业以后,在许多交响乐团,他都是首席小提琴手。

不过,这个时代,古典音乐已经退居次席,难有施展的舞台,而别的机会却渐渐找上门来,他们邀他写流行歌、写舞剧、写电影配乐,他都接下来,心里却有挣扎、有矛盾、有痛苦、有对自己的疑问,他于是夹缝求生,努力在作品中保持古典的格调,却渐渐成了自己的风格,只要我们想起70、80年代,背景音乐里,就有《橄榄树》、《走在雨中》、《春天的浮雕》、《海棠纹身》、《因为秋天就要过去》、《京华烟云》。而在台湾文艺界选出的百张最佳专辑排行榜上,《橄榄树》、《你是我所有的回忆》、《唐晓诗专辑》分别位列第三、第三十七和第九十四名,他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古典”。

时光流转,他终于习惯在各个领域从容来去,并学会与古典与流行、理想与现实和平共处,甚至,在1988年,当他被告知患有帕金森氏症后,他也渐渐学会与双手颤抖大脑失控和平共处。在他又一张以诗为歌的专辑文案上,他们这样写,“徐志摩、余光中、郑愁予、席慕蓉、杜十三、高信疆、罗门、三毛把诗交给了他”。

而这也是所谓“古典”的真谛,“古典”是多种颜色混合而成的深白色,是经历嘈杂后赢得的平和,是恒久忍耐,是最终的宁静,不论以怎样的手段去企及,也都殊途同归。

■相关背景

音乐大师李泰祥去世曾为暗恋女生立志当音乐家

华语乐坛知名作曲家、台湾音乐大师李泰祥1月2日晚间于台北新店慈济医院病逝,享年73岁。李泰祥是资深音乐人,著名作品包括《橄榄树》、《欢颜》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得意门生,同时也是他的前弟媳齐豫,2013年12月8日曾到病房探视,没想到这也是两人的最后一面。李泰祥去年4月份接受采访时曾说:“音乐是我的生命,我想我的血管流的不是血,而是音符!”

立志成为音乐家,源于为博得女生的青睐

关于李泰祥,也许用音乐说来,才是他的全部,而简单概括只能是:极度浪漫感性的双鱼座,1941年出生的台东马兰人,阿美族,从小学习小提琴,音乐往来于流行与古典之间,是真正的音乐大师。

他是生性浪漫的双鱼座,在五专的第一年,小提琴老师替他报名全省音乐比赛,于是他找了艺专音乐系的同校女生任钢琴伴奏,结果几次配合练习后,他便对这个女生产生了一种无名的情愫。比赛之后,为了接近她,毅然办了转科手续,从美术印刷科转读音乐系,但那个女生却被家长送去日本学音乐。后来李泰祥说,他立志成为一个音乐家,最大的动力其实在于当时想博得女生的青睐,想着也许有一天自己成为了国际级的作曲家,她也许会注意到自己的存在。

1979年到1983年,是李泰祥最忙碌的时期,也是创作力最旺盛的5年,当时他还担任着文化大学音乐系的讲师与台湾省立交响乐团的指挥,左右开弓地一边写着流行歌,一边写着广告歌。但他从不甘心只做一个“提升流行音乐品质的作曲家”,他说,“作为一个严肃的创作者,应该做历史性的投入。”他曾发表过像《太神》、《生民》、《太虚吟》、《三式》等优秀的纯音乐作品。

浪漫和文人气质是其独特标签

李泰祥遗传了很多山地民族的性格,率性、真挚、认真、可爱、心地单纯、内心浪漫,悲伤与哀愁来得快也去得快,到头来还是浪漫与梦幻加持一身,这也才会出现当初把《橄榄树》、《走在雨中》等作品不加思考就贱价卖断,最终干了让别人发财、让自己出名的事情,落得老来沉疴重疾染身无钱治疗的境地。

他用稔熟的古典功底,少数民族的自然诗性,双鱼座天生的浪漫与痴情,编织了一幅色彩斑斓的音乐壮锦,与彼时民歌时代的很多作品比较,李泰祥的作品除了古典音乐的恢宏架构、整饬编排,其排山倒海的罗曼蒂克情绪才是最迷人的,这是他毕生区分于他人的特质。

山地民族嗜酒、好歌,敢爱敢恨,哪怕生存在物质贫瘠的区域,也狩猎农耕,饮酒歌吟,自得山野乐趣。李泰祥身上有这样的显著基因。父亲受过高等教育,让他也得到了教化的荫泽,而学院派出身却使他的作品落得轻快,提琴、长笛、钢琴、铜管这些古典乐器来到他音乐里,毫无严肃沉闷,却有清凌凌的亲切音色,曼妙明快,唯美写意。

李泰祥身上还有郑愁予、三毛、余光中等这些新旧更替时期文化人身上独有的“士气”,这种士气说开了就是传统文人身上的士大夫气质,优雅、豁达,有开阔的视野、开朗的胸襟,身上有责任感和担当,对创作有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不失民族性,又兼收外来文明的新东西,因此作品的好看、好听、好读,他们都做到了。

□综合《东方卫报》等报道

新闻推荐

外交部: 日本存储大量核材料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0日表示,日本在其境内存储大量核材料存在极大核安全隐患和核扩散风险,对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安全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在当天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中方对...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他们把诗交给了他)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