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满天
在上周的《出彩中国人》中,来自中央民族乐团的中阮演奏家冯满天以其独特的乐器和弹唱方式赢得了众人的关注。在这短短几分钟表演的背后,饱含了这位“阮痴”几十年的心血和历练。昨日,记者采访了冯满天,听到了另一种“非琴不是筝”的声音,而这声音,恰恰来自他人生的呐喊。
冯满天在舞台上的自信源于手中的一把中阮(注:阮为弹拨乐器)。这把中阮和人们所熟知的不太一样,它的琴面上并没有音孔,音色更加饱满,弦间余韵悠长,冯满天称其为“仿唐隐孔中阮”。为了这把阮,他苦苦追寻了17年,从1993年起就一头扎进其中,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找琴、做琴、弹琴上,甚至不惜倾家荡产。在朋友和亲人的眼中,冯满天有点走火入魔,从此得了个“阮痴”的名号。
这一切从冯满天听到一句诗——“非琴不是筝,初闻满座惊”中开始。这句诗描绘的是古时候阮咸奏出的音色,冯满天听后仿佛醍醐灌顶,从此他的脑海中便时刻萦绕着这种声音。“那个时候我才知道,真正的阮应该有古琴的深沉和内敛,也有古筝的华丽和明亮!”据冯满天介绍,尽管自1952年起,中国第一支民族乐队里就有阮乐器的编制,但此阮非古阮,“他们参照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代阮咸照片制阮,却把琴板上的花纹误认为镂空,可真正的中国古乐器是从来不在琴板上开口的。”如今通用的阮乐器琴板上都有镂空,古阮真正的音色和音量都被限制了。
为了还原古阮那令人心驰神往的音色,冯满天用了十多年访遍天下制阮琴师,希望他们能实现自己的想法,做出一把真正的阮。最终这把“仿唐隐孔中阮”在2010年横空出世,而在它之前已有47把失败品。不过当这把中阮终于做出来,那“非琴不是筝”的声音从虚幻变为真实的瞬间,一切也都值了。现在冯满天有一套完整精确的制琴过程,可以制作多把这样的古阮,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把它推广给世人。 (陈生乐)
新闻推荐
3月14日,本报刊发了《人行道竟成垃圾场》一文,反映西乡塘区安阳路人行道上存在乱堆放建筑垃圾情况后,西乡塘区安吉街道办立即对此进行清理。 3月18日,记者再次来到该人行道上看到,之前堆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