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以来,超级兴趣班与省科技馆的小牛顿实验达人班和小牛顿机械达人班火热开班,老师们发现,孩子们虽然都很喜欢制作各种小玩意儿,但真正动手能力强的孩子不多。
而在家长QQ群里,有家长表示,孩子最喜欢上的课就是科学课,因为“很好玩”,无论是在家里做走马灯还是观察蒜头发芽,孩子都乐此不疲。然而,调查发现,除了少数学校能把科学课上足 、上好,多数小学的科学课仍是“走过场”。
小学科学课常被挪用
据了解,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丰富,包括大量动手的内容,学会正确地安装电池,放大镜、显微镜的使用等等。按国家规定,小学科学是基础课程,一周要开足3节课。然而,在一些学校,科学课却常被语文课、数学课挪用,课时“缩水”。
专职科学老师紧缺
某校领导表示,学校规模小,受生师比限制,老师编制也有限,这种情况下,他只能优先配备好语 、数老师,而科学课的老师只能由其他科老师兼任。
不包办让孩子多动手
“国外的学校很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一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在日本,社区里提供了大量手工材料,供孩子随意操作;一些国外的小学校还设有家政课程,孩子要学习摘菜 、切萝卜等简单的家务,学校对于每个年段孩子的动手能力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一年级要会洗菜等。
“其实,馆里各种科学兴趣活动的内容,小学科学课大都也有,如果能真正把科学课开好 、上足,对孩子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将是很好的锻炼。”有关人士呼吁教育部门加强对专业科学老师的配备和培养,学校更加重视落实学生的科学课,家长和社会也要更关注孩子科学素养
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要把眼光局限在文化课补习上。 (摘自网络)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