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血与火洗礼的蓼花鼎罐 ——推荐长篇少年小说《蓼花鼎罐》

来源:柳州晚报 2014-06-28 09:08   https://www.yybnet.net/

看到《蓼花鼎罐》,最先被书籍古朴简洁的封面所吸引。再看书名,更是引起无限遐想。湖南儿童文学作家邓湘子的新作《蓼花鼎罐》如淡淡的轻风,在不知不觉间,悄悄地打动着读者的心。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没有错综复杂的故事,但是这种拙朴的语言,却将人渐渐带入故事的叙述中——讲述一个叫端午的男孩,他和姑父收留了一个因战乱而流浪的少年。端午和这个名叫周安生的少年成了好朋友,相谈甚欢。端午的姑父是鼎罐师傅,有一手做鼎罐的好手艺。姑姑的名字是“蓼花”,于是姑父做的鼎罐耳朵上便烙一朵很好看的蓼花,赋予了鼎罐不一样的含义。很快,战火也烧到了端午的家乡,然后,两个少年和大家一起逃难,慌不择路,伤痕累累。逃难,总是伴随着危险和危急,他俩经历了一场场惊险。故事描述了两个少年面临的人生中的一场重要经历,他们行走,感悟,经历,成长……本书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涉及战争题材,会带给小读者们不一样的感受,适合高年级的孩子阅读。

看书,要找书中的“魂”。书中有两处尤为打动人心——其一,是主人公逆境中的生存自救。战争中,端午与安生两位少年逃难时不幸掉到了山洞里,大人不在身边,两人互相鼓励,巧用办法生火取暖,冷静地每天用仅存的糍粑充饥,保存体力,并且分配时间,隔一阵就向洞外喊十声,将求救的信号传出去。这样,勇敢地坚持了七天,当一根救命的绳子垂下来时,安生还教会端午用脚打步云结,一步步爬上去。强烈的生存意识支撑着这两个精疲力竭的少年,最后,他俩成功地逃了出来。求生,如此强烈!其二,是鼎罐艺人们的抗日,那是一种民族气节的讴歌,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文中的鼎罐艺人代表就是端午的姑父,在孩子眼中,这是一个很有办法的人。他制作鼎罐的手艺高超,待人和气,帮助他人,威信很高。那日,日本鬼子突然打来,他毫不慌乱,冷静地带着大肚子的姑姑撤离;在车凤界与鬼子狭路相逢,他用随身的乌铁笛干掉了鬼子,自己也被鬼子卡在栗子树的双杈上……姑父的牺牲是惨烈的,姑父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传颂。人们仿佛从笛孔里感受到一支激越雄壮的乐曲激溅而出。乌铁笛是有“魂”的!那是经历了血与火的乌铁笛……端午一路唤着姑父的名字,一路送姑父“回家”,人们感叹姑父的义薄云天,感谢姑父的奋不顾身,于是一路设了路祭,只为了祭一祭逝去的英魂能早日安息。读到这里,能深深感受到一种民族的精气神在挺立,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挺立,倒下的是姑父,激励的是人们的斗志,带起的是反抗的热潮,是一个民族誓死捍卫尊严,不容他人凌辱与侵犯的大无畏精神!最后再看看这篇小说的描写——文章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主线,围绕着端午这个孩子及安生这位少年一同经历的事情,一同成长。隐喻的暗线是蓼花鼎罐,会做蓼花鼎罐的姑父身上的气节与作品之魂巧妙结合,带蓼花的鼎罐在作者的笔下是一种象征,多次提到鼎罐的制作或是“蓼花”的由来,亲切而自然。通篇描写没有直接地介入战争,没有过多血腥的描写,但却能从字里行间中感觉到战争的残酷:颠沛流离的是人们的动荡生活,撕心裂肺的是亲人的过早离去,文章“悲”而不“哀”,蓬勃向上!掩卷深思,这是一本朴实无华的好书。心中动容:有了这种气节,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民族将永远屹立不倒!因为,我们敬佩铮铮铁骨的中国魂!

新闻推荐

谁在对安倍说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血与火洗礼的蓼花鼎罐 ——推荐长篇少年小说《蓼花鼎罐》)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