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甲午年。
在国人记忆中,120年前的那个甲午,最痛彻心扉。
上边这张照片接续了120年,右边“海上王者”定远舰在汽笛声中呜呜远去,甲午战争之后,它的残骸被日军拆走,至今存放在日本福冈的“定远馆”里,引为至憾!左边停泊在威海湾畔的定远舰复制品,把人们带进遥远的追忆。
海风吹劲,海潮翻涌,心潮澎湃。这张照片连起了波澜壮阔的120年!甲午又至。碧海并未安澜。东海事态趋紧,南海争端不断。甲午海战之殇,仿佛犹在眼前。
甲午战争,这是一场改变了中国三千年历史格局的硝烟。经此一役,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尝到了战争甜头的岛国,从此走上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侵略之路。大清国的国际地位则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割让台湾,国势颓微,从1861年开始的洋务运动至此全面宣告失败。
比赔款、割地等影响更深远的是对国人的心理打击: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然如此强悍。“海为龙世界”,可“龙的传人”败走海上,龙旗飞扬的北洋水师竟然全军覆没!包括定远舰在内的水师战舰无一幸免。
有人歪曲历史意味着罪恶,我们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牢记国耻,走读甲午,是我们义无反顾的责任。为此,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先后奔赴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福建、安徽等地采访探寻,试图用双脚去丈量那段历史,用当代人的眼光去了解、感悟那段历史,打开那段尘封的记忆。
看,海浪拍打着旅顺港124年前修建的条石船坞;听,用北洋水师的鱼雷弹头做成的钟,在威海的小学校里敲响……历史的脚印还在这里匆匆向前。
我们铭记历史,不是要沉浸在历史的苦难中扼腕叹息,而是要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魄。
让大家知道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梦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意义;让全中国人都明白,只有振作精神,上下齐心,强国御侮,120年前的历史惨痛才不会卷土重来。
(详见35、36)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