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最大反垄断罚单戳中零部件软肋

来源:南宁晚报 2014-08-21 19:58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记者 南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日对12家日本零部件企业开出总计12.4亿元的反垄断罚单,这是我国反垄断部门迄今为止开出的最大罚单。

“史上最大”反垄断罚单直接戳中我国汽车业的零部件软肋。我们经常说中国汽车工业大而不强,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核心零部件技术和产业的双重缺失。虽然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连续5年成为全球最大新车市场,年产销突破2000万辆,但绝大多数乘用车的核心零部件企业由外资独资设立或者绝对控股。中国的乘用车零部件企业多生产轮毂、方向盘等技术含量不高的乘用车零部件,缺乏掌握核心高科技的乘用车零部件企业。

据发改委介绍,涉案零部件企业经价格协商的零部件用于本田、丰田、日产、铃木等品牌的20多种车型,违法行为持续时间超过10年,违法情节严重。从这几个细节不难看出,在中国车市的“黄金十年”,大量销售的合资品牌国产车,表面按照中外双方50∶50的股比进行利润“合理分配”,背后却是外资零部件企业依靠垄断不合理进行利润转移的暗流。

一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曾经自主研发了一款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采用这种塑料进气歧管,可以降低发动机重量,提高能耗效能。在一些合资汽车厂家,由于这种塑料进气歧管的核心知识产权、采购渠道和定价权都由外方掌控,单价被定在1300元左右,而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塑料进气歧管定价只有200元不到。汽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把一个进气歧管的小例子和今天发改委开出的反垄断最大单联系起来分析不难看出,中国汽车工业要想真正做强,必须咬牙突破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这一关。只有掌握了零部件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核心技术,才能实现成本控制、采购控制、利润流向控制,真正提升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否则,每年热热闹闹产销的2000多万辆新车,留到中方兜里的利润有多少还是由外方掌控。

不管是在哪个行业,查明垄断真相并实施处罚并不是终点,紧接着还应当是把反垄断重点放在破旧立新的制度建设上,以彻底消除垄断滋生的土壤。因此,有关部门正在着手修订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应当借这次的零部件反垄断案总结前10年乘用车核心零部件产业惨痛的教训,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予以纠偏。(详见本报今日25版)

新闻推荐

生活家地板 抽检甲醛释放量优于“F4星”

本报讯(记者 余亮)近日,根据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最新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生活家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全项通过所有检测项目,其中甲醛释放量更优于“F4星”。 F4星是日本官方对家居制品...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最大反垄断罚单戳中零部件软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