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设书院开网站传播中华典籍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人们对于珍贵古籍的阅读和学习需求越来越旺。在11日召开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上,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该中心今明两年将采取多项举措传承中华典籍,让珍贵典籍能够为更多的普通人知晓和使用。
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籍,有不少都是珍贵的文物,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要想一睹这些典籍的真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2012年,我国启动了“中华珍贵典籍资源库”项目,该项目收集了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以及安徽、浙江、福建等14家古籍收藏、保护单位的古籍资源,并将其数字化。今年,我国将开通“中华古籍数字资源库”网站,届时这些古籍资源将逐步开放给海内外的读者。
据了解,目前“中华珍贵典籍资源库”收集到的古籍数字资源多达15TB,其中绝大多数为国家珍贵古籍。即将开通的“中华古籍数字资源库”网站,将按照“品种”对古籍数字资源进行分类,并向读者提供远程服务。比如,古典小说《红楼梦》将被设置成一个单独类目,其各个版本的数字化扫描本都可以在该网站上查询得到。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介绍,今年起,该中心试点推行“图书馆+文化书院(典籍博物馆)”的模式,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开办“国学课堂”。另外,由中华书局及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也将很快建立起来。该委员会将为“国学课堂”开列书单,确保其讲授内容的经典性。
据《北京日报》
《杜甫全集校注》经历36年磨砺出版
山东大学教授张忠纲日前向国家图书馆捐赠《杜甫全集校注》手稿1种3280册叶。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代表国家图书馆接受捐赠并向张忠纲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据悉,《杜甫全集校注》古籍整理项目酝酿于1976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承担出版,并约请山东大学萧涤非教授担任主编。萧涤非于1978年召集廖仲安、张忠纲、郑庆笃等人组建杜甫全集校注小组。1991年萧涤非教授去世后,编纂工作一度停滞。2009年,山东大学重启“杜甫全集校注”项目,张忠纲担任终审统稿人。2012年,《杜甫全集校注》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2014年,三代学人经历36年磨砺而成的《杜甫全集校注》终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面世。
该书编录严谨、校勘审慎、注释详明、评论切当、附录完善、体例完备、规模宏大。《杜甫全集校注》手稿反映了该书编纂出版过程,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史料价值。据人民网
理查德·弗兰纳根获2014英国布克文学奖
14日凌晨4时布克文学奖揭晓,澳大利亚籍作家理查德·弗兰纳根凭借《去往北方的细路》胜出。
此书讲述的是泰缅铁路修建时的一段爱情故事,故事背景取材于作者父亲的亲身经历,理查德·弗兰纳根的父亲曾是日本战犯,参与过泰缅铁路的修建,在书稿完成寄给出版社前去世。
布克奖从1969年开始颁发,每年颁发一次。布克奖以赞助商——食品供应公司布克命名。布克奖被认为是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也是世界文坛上影响最大的文学大奖之一。
据新浪读书
新闻推荐
千佐子 资料照片 据新华社11月23日电 日本无业妇女笕千佐子本周因涉嫌谋害第四任丈夫笕勇夫被捕。媒体披露,除笕勇夫外,过去20年间,千佐子还与另外10余名男子结婚或交往,其中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