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旅游放纵行为不只和个人素质有关

来源:成都商报 2014-10-12 22:35   https://www.yybnet.net/

心/理/学/家/支/招

谈到国人旅游过程中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基本是从个人素质、文化、历史、社会等角度去分析,很少把眼光聚焦在旅游行为本身。我们不妨看看两个国外学者从旅游本身出发的研究理论。旅游保险业国际权威Malcolm Crick认为,旅游世界是由许多“倒逆现象”构成的,即从工作到玩耍,从常规道德准则到道德失常,从节俭到挥霍,从约束到自由,从有责任感到自我放纵。对某些人而言,旅游是对现实生活枷锁的一种挣脱,它可以不承担义务,可以随心所欲,可以不受限制。尤其在奋斗文化兴盛的当下,旅游不是常态的休闲,而是局促的释放。这种“倒逆”会更加突出。

另一位学者Ning Wang指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离开了工厂、办公室或其他日常环境,内在欲望的冲动脱离了理性的束缚、监视和控制。所以,在旅游空间,旅游者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依从情感原则而不是理性原则。

两个因素决定

游客是否爱护景区

人在旅行途中、在景区的不文明行为,显然会破坏当时当地的环境。那么,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想到去呵护环境呢?

环境消费心理学认为, 决定个人产生保护环境愿望的因素有两个:其一,是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的认知。比如景区的环境确实恶劣,让人有一种遭到破坏不忍直视的罪恶感,但显然大部分景区风景秀丽;其二,是对造成环境破坏的责任归属的认知。因为很多游客的游览活动是暂时、动态、异地的,行为的后果往往不会由自己承担。比如陶瓷小人遇窃,因为时过境迁、“人走茶凉”,景区维权索偿毫无现实的操作可能。

尤其是中国的很多景区,对游客而言,就是“一锤子买卖”。有媒体统计了全国175个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数据显示,全国5A景区门票均价已超百元。更有民调显示,近九成民众不满当下的景区价格。在这样的背景下,游客消费往往形成“再也不想去第二次”,要他们爱护这样的景区,确实很难。免费的西湖,比多年前收费的西湖更干净,便是一个好的例证。

不文明现象

不是中国独有

一直以来,中国游客在国内国外的旅游名声都很差,动辄提到的就是个人素质不行。但把类似于“到此一游”这种现象归结为中国特有,是有失公允的。

即使是被普遍认为个人素养极高,国家环境极干净的日本,也发生过富士山随地大小便现象频发、联合国敦促日本整改的新闻。而早在2003年,日本欲将富士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大小便问题为由,拒绝了日本的申请。

一味声讨国人素质低,并不是问题的全貌,也无法解决问题。人在旅途,难免放肆,但树立起公共空间意识,形成契约意识,就会收敛很多。(据腾讯今日话题)

新闻推荐

花开四季 休闲氧吧 保利·石象湖二期花博园盛大开园

2015年4月18日,保利·石象湖二期花博园盛大揭幕,石象湖景区也借此契机开启全新的旅游度假模式。二期花博园占地2500亩,新增花卉面积25000㎡,新增花卉品种十余种,有效延长了花卉周期并提升了花卉观赏性...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旅游放纵行为不只和个人素质有关)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