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共同社消息,日本著名男演员高仓健于日本时间本月10日凌晨3时49分,因恶性淋巴瘤在东京某医院病逝,享年83岁。
高仓健1931年出生于日本福冈县,为了上大学前往东京。1955年时作为第二期新人加入了著名的东映电影公司。完全没有一点演艺经验的他,在第二年就迎来了大银幕处女作《电光空手打》并首次担任主演。
让高仓健在日本影坛站稳脚跟的,则是上世纪60年代之后的众多任侠电影。包括《网走番外地》、《日本侠客传》、《昭和残侠传》等,电影本身更因为大受欢迎成为了系列片。被电影迷们亲切地称呼为“健先生”。
而让高仓健享誉全中国的,则是《追捕》,这部由高仓健1976年主演的电影席卷了整个中国大陆,让他一度成为中国人最喜爱也最熟悉的日本演员,《追捕》也被中国人视作高仓健的巅峰之作,他冷酷坚毅的俊逸形象深深地刻印在了整整一代人心中。2005年,中国导演张艺谋也曾邀请与他合作拍摄了电影《千里走单骑》。
和许多演员不同,高仓健坚称自己是一名电影演员,所以几乎没有演过电视剧。而他一生当中演出的电影总共多达205部,最后的作品是2012年秋季上映的《献给你》。片中他凭借始终牢记着亡妻田中裕子模样,从富士山自驾游到九州的狱警,问鼎了同年的报知电影影帝。□据新浪娱乐
冷峻下的人性之光——
日本艺术家高仓健的追忆与思考
中国人民熟悉的日本艺术家高仓健离去了,引发了一代中国观众的无限怀念,同时带着对一个时代的追忆与思考。这怀念,源自一份敬意,源自他对电影事业的坚守,源自他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积极贡献。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后期,高仓健成为很多中国观众走进电影院的理由。此间,正是笔者的中学和大学时代。
电影《追捕》,让中国观众第一次认识这位日本男演员,他扮演的检察官杜丘为当时一些中国小伙乃至演员模仿:眼神那么冷,表情那么硬,脸颊那么铁,衣领盾牌似的竖立。
然而,模仿皆成笑谈。
“高仓健热”之际,某出版社翻译出版了一本他的传记。恍然知道,早在《追捕》前20多年,高仓健就已享名战后日本影坛;惊讶发现,很长一段时间他竟是一位英俊的文艺小生;阅后长叹,中年之前他经历太多痛苦:孩子流产,住宅焚灭,婚姻破裂,孑然一身……
经历如此变故,还能回到摄影机前,大概只能解释为对电影事业的坚守。生活的磨难成为人生的磨砺,昔日的英俊灿烂,化为符号般的“高仓健冷峻”。
但是,这个“符号”有着丰富的涵义和深沉的解读:透过《车站》警官英次的内心冲突和痛苦、《远山的呼唤》逃犯田岛耕作的隐忍与感恩、《幸福的黄手帕》出狱者岛勇作的挣扎与期待……人们看到的,分明是人性的至真至善、男人的正直与担当,以及战后日本社会的苦难与伤痛。
这种“冷”与“暖”的统一,见诸其日常生活。高仓健十分低调,很难从媒体上得到他银幕之外更多的消息。偶闻一二事,足见其为人:得悉《追捕》配音的中国演员毕克去世,他发来唁电表达哀悼;拍摄《千里走单骑》,无意间看见中国合作者打喷嚏,悄悄给买来一件皮衣……
冷峻下的人性之光,温暖着观众,成为无以取代的艺术魅力。1986年,高仓健第一次来中国访问,所到之处,万人空巷。近20年后,年逾古稀的高仓健再度来到中国,拍摄张艺谋执导的影片《千里走单骑》,传达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高仓健在日本,在中国,乃至亚洲,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
僻远的村子,女主人在家门口挂上长串黄手帕,迎风飞舞着,向狱中丈夫示意永恒等候的决心……这是电影《幸福的黄手帕》结尾最诗意、最动人的镜头。今日,男主人永远谢幕了,天堂迎接他的,应该就是这最温暖的一幕吧?□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支持率43.6%不支持率47.3%大部分本国受访者不认同安倍经济学 安倍内阁反对率首超支持率
据日本新闻网11月30日报道,虽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自民党没有将“行使集体自卫权”写入此次众议院大选的公约中,但是安倍依然在视频网站的选战讨论中强调:“有权不用是一种怠慢”。日本共同社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