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金刚钻”,才能揽上“瓷器活”。但拥有“金刚钻”的,不单单只有中国。
根据目前世界各国的高铁发展规划,到2020年,世界高铁总里程将达到5万公里,由此带来的直接投资达1.1万亿美元。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的老牌高铁企业都虎视眈眈。
“铁路建设本身就是长期项目,尽管好处很多,但涉及面广,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每个环节都复杂。从程序上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地质勘探、设计,之后才是施工、交付、运营。另外,铁路投资大、回收慢,对资本要求高,融资难度大。”陈觉民说。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董焰表示,铁路不像买普通东西那么简单,外国施工团队可以深入了解到本国的国土情况,这让各国不得不慎重考虑。
西南交通大学高铁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柏认为,过去中国的出口产品通常位于价值链的底端。许多中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营销,依靠的是跨国公司长期经营的全球销售网络。当中国高铁“走出去”时,还缺乏国际市场经验。
高铁走向海外,不仅要带技术,往往还要带资金。
高柏认为,很多国家在引进中国高铁时需要从中国融资,日后用为中国提供能源和资源的形式偿还。
“国际市场不是专为中国企业准备的。要想分一杯羹,必须面对国际企业的竞争,包括资源、人才、标准、品牌形象等,还有可能会碰到保护主义。我们一要有充足的国际化人才储备,二要研发出质量过硬的产品,三要在商业模式创新上不断探索,四要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与国际接轨。”中国南车首席技术专家丁叁叁说。
新闻推荐
日本安倍晋三政府6日通过内阁决议,决定在防卫部门取消旨在防范自卫队“暴走”的“文官统领”制度。舆论认为,安倍政府一方面在法律层面为自卫队海内外军事行动松绑,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