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彬
近年来,碑廓镇抢抓省、市、区加强生态建设政策机遇,借助争创全国文明镇这一平台,把生态文明创建作为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并初显成效,先后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被省委授予“省级文明村镇”、“全省首批文明乡村行动示范镇”等荣誉称号,被住建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示范创建 美丽乡村华丽嬗变
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硕果累累。深化了2012年以来创建的“一个片、一条线、一个圈”39个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建立了长效管护制度,完善卫生保洁措施,实现日常管理的常态化。以点带面,强力推进了2014年确定的13个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累计投资2050万元,硬化街道11.2万平方米,美化7.3万平方米,新栽苗木1.92万株,安装路灯276盏,建设文体广场6处,安装建身器材15套,建设农家书屋10处,治理河道2000米。截至目前,全镇打造了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4个,区级生态文明乡村示范线2条,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有效提升群众居住环境水平。
“乡村连片治理”项目成效显著。2014年成功争取了省级财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乡村连片治理”试点项目,投资1927万元,实施村庄“五化”工程和景观、文化设施提升,共清理“三大堆”6万立方米,拆除私搭乱建12处,硬化道路187000米,修砌排水沟18500米,河道清淤31612立方米,栽植绿化苗木16000株,安装太阳能路灯295基,新建文化广场、街头广场6处,安装体育设施40余套,手绘圣公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文化墙30000平方米,美丽乡村建设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生态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结合示范村建设“一村一品”打造,转换思路,突出连片建设区域“一区一品”。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先后发展了蔬菜8000亩、茶园6000亩、桑果园4000亩,在绣针河以南规划了万亩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了金星农业、坤时农业、东篱牧业等现代农业项目11个,培育了金星生物动力园区、浏园茶叶生态示范区和坤时农业高端苗木培育等5个现代农业园区,促进农业发展生态化,产业景观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助推农民增收,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有产业、有效益。
立体打造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着力做好环境集中整治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以“六清”为重点,按照季节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集中活动,突出了村内村外、村与村结合部、沟渠死角等处垃圾的清理,发动17800人次,清理垃圾1.6万吨。扎实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长效保洁机制,创新环卫网格化管理,配备保洁员85名,购置了移动式垃圾箱 332个,购买了1.8万个垃圾桶发放到每家每户,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彻底改变脏乱差的旧面貌,提升全镇环境水平。
聚力完成绣针河治理和荒山绿化工作。按照“生态立镇”的思路,组织23个村顺利完成1350亩河滩地清表工作,修建了绣针河绿色通道14.6公里,栽植白蜡2.1万株,法桐6000株,建成碑廓乡村公园等景观节点3处,河道内白鹭成群,生机盎然。完成幽尔崮、圣公山等1.5万亩荒山绿化,积极推进森林普查工作,完成镇村550个小班和林地120个小班的调查,做好森林资源巡查,做到既看得见青山绿水,又记得住乡愁。
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紧抓全区“生态建设年”契机,新建污水处理厂1处,完成铸福集团与日本企业合作技改升级,组织取缔小颗粒加工作坊治理专项活动,排查小颗粒加工作坊30个,拆除加工设备21套,拆除电动机74个,对木炭厂等木材企业进行规范化治理,彻底清除了塑料颗粒加工、木炭加工等重污染源,全镇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以人为本 乡村文明遍地花开
文明评选工作接地气。借助创建全国文明镇这一契机,全面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户、文明经营户创建活动,先后有37个村被评为市、区级文明村,29个单位评为市、区级文明单位。创新开展了家庭“四德”积分管理工作,对农村家庭户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情况进行量化积分,先后评比五星级文明户8600户,有效引导群众树立社会主义新风正气。“党群”双积分创新做法,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山东电视台《齐鲁先锋》栏目播出,被《大众日报》等省、市级媒体报道。
群众性文化活动贴民心。按照“三贴近”原则,积极推进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全镇共建设文体场所65处,建设篮球场、乒乓球等场所87个,定期组织乒乓球邀请赛、老年门球赛等活动。先后投资1400万元,建设镇级文化站1处,各类文化体育场所64处,组建了镇村级文艺队64支,组建了大湖、碑廓二村等12支庄户剧团,举行了“国学经典诵读”、“大手拉小手”少儿才艺表演活动,参与了圣公山庙会、日照市文化艺术节、红歌大合唱等大型的文化活动,深受群众喜爱和好评。
道德建设工作成常态。共建设了101处道德讲堂,每年组织道德评议会300余次。定期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好少年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活动,树立了社会主义新风尚。以卫生院为依托,开展科学知识、医疗卫生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年内累计发送健康信息2.1万条,倡导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河口、小河口绘制了“儒家文化”一条街,在大湖村设计了“国学”文化一条街、西辛兴制作了“孝德邻里”一条街等大爱岚山文化墙,开展了“大爱岚山·春蕾计划助学活动”,有效地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素质。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陈蕾李维忠,日照一中历史老师记者:日照一中在宣传日照抗战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李维忠:日照地区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之一,日照人民为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