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日前由广西民族出版社推出的南宁市民族文化研究丛书是

来源:南宁日报 2015-03-18 07:54   https://www.yybnet.net/

日前由广西民族出版社推出的《南宁市民族文化研究》丛书,是大南宁都市构建中大文化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引领意义的开拓性成果。

《南宁市民族文化研究》丛书第一批共三部同时推出。第一部是梁肇佐著的《民族文化的呈现与思考》,该书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为主要论题,触角延伸到历史文化、城市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全书共分四辑,第一辑“没有边际的视野”,就南宁文化建设对提升城市竞争力作用、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等方面展开论述,作者立足南宁,胸怀全国,放眼世界,思路视野开阔,行文颇具忧思,建议铿锵有力。第二辑“历史深处的精彩”,内容涉及大南宁文化的具体个案,如壮族歌圩、宾阳炮龙节、大明山龙母文化、横县沙江庙会等。作者对各专题个案的阐述论证严谨科学,颇有独到见解。第三辑“一个节庆的传奇”,围绕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打造,论述传统壮族歌圩如何与当代南宁主流文化、都市文化、精英文化融合,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让壮族民歌从南宁传遍世界,唱响全球。第四辑“经验借鉴与启示”,通过对外省区市若干历史文化保护经验个案考察,提出对南宁市文化建设的启示思考及具体建议。第二部是梁肇佐编著的《壮族歌圩调查研究》,著者对大南宁各县区壮族歌圩的起源、发展演变、濒危状况、保护传承和品牌打造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阐述。具体章节包括“壮族歌圩概况”“代表性歌圩、主要参与者及其代表性山歌”“壮族歌圩的社会功能”“壮族歌圩深厚的文化底蕴”“壮族歌圩文化的振兴及合理利用”等。所论各章有丰富的文献典籍资料分析,有来自田野调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有编著者精辟的见解和独到的观点。该著作为南宁壮族歌圩的保护传承、合理利用和品牌打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依据。第三部是雷英章编著的《壮族稻神祭研究》,作者选取隆安县稻作文化习俗中的稻神祭为考察研究对象,将这一古老的民俗祭仪源头延伸到5000多年前的大石铲文化祭祀遗存。全书通过“隆安县在中国稻作文化中的定位”“稻神祭的活态传承”“稻神祭的文化内涵”“‘那\’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稻神祭的田野调查”等章节,对稻神祭的起源、演变、发展和文化内涵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对如何开发利用与稻神祭有关的“那”文化品牌进行深入的论证,本书的观点及结论新颖大胆,对壮族“那”文化研究有开拓意义。

《南宁市民族文化研究》丛书的出版,体现了组织者及编著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从有关专家为丛书所作的序言中体现出来。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著名壮学专家、博士生导师梁庭望教授指出该丛书是南宁市区域文化研究的开拓之作。综合丛书各篇序言并结合自己的感悟,归纳丛书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是宏观把握,微观研究结合,给人一个总体可感的印象。如《民族文化呈现与思考》以全球化视野对南宁历史文化、城市文化、民族文化、现当代文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理论思考;该书对大南宁65个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鸟瞰式的阐述,使人感受到大南宁文化“满园花影曝新阳”的壮丽景象。第二是丰富翔实的田野调查资料,这主要表现在《壮族歌圩调查研究》和《壮族稻神祭研究》两部著作中。著作者所选择的两个个案,是南宁文化的最大亮点。其中,《壮族歌圩调查研究》对南宁各歌圩点的举行地点、时间、规模、传承形态,以及代表性歌师佳作的介绍和描述材料,将成为后人引用的经典;而《壮族稻神祭研究》以严谨细致的调查、理性科学的研究指出:壮族稻神祭是壮族稻作文化集中展示的平台,印证了壮族先民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发明人工栽培水稻的民族之一。第三是既立足地方本土文化的挖掘,又主动拓宽全球化视野,体现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精神。南宁位于祖国南疆边陲,遍地是山弄峒场,民风淳朴、信息闭塞。近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才逐步打开南宁通往世界的大门。《民族文化的呈现与思考》论及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动将南宁市与国内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方面进行对比,提升了南宁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对广西、对中国、对世界的意义;《壮族歌圩调查研究》提出借鉴国际上文化生态保护的成功经验,建立以壮族歌圩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构想;《壮族稻神祭研究》大胆引用国内外最新的分子人类学对古人类基因检测技术即人类遗传结构Y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研究成果,以及英国《自然》杂志2012年10月发表的由中国、日本等国科学家合作研究对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的构建及对野生稻驯化起源的研究成果,论证壮族先民在人工栽培水稻种植上的贡献。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丛书作者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创新意识。

南宁古称邕州,古属百越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外来人口不断增多,大南宁文化建设在原有民族特色文化、区域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呈现了多民族、多区域以及各种外来文化交流融合的新趋势、新变化。当今时代的大南宁迫切呼唤大文化研究成果的引领,以适应面向东盟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文化需求。

新闻推荐

新华社东京电记者冯武勇刘秀玲日本律师联合会日在

新华社东京6月10日电(记者冯武勇 刘秀玲)日本律师联合会10日在东京举行集会,指出安倍政府提交国会审议的安保法案违反宪法,要求撤回这一战争立法。 约200名律师、国会议员、市民代表等参加集会。日...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日前由广西民族出版社推出的南宁市民族文化研究丛书是)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