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12年8月9日,新加坡迎来国庆47周年。图为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中)出席在新加坡滨海湾浮动舞台举行的国庆庆典。人民网照片
真正称得上英勇的人,是权衡利害之后,敢于说“虽然如此,我还是要勇往直前”。
——李光耀
对于李光耀,褒扬之词太多,贬损话语也不少。用他自己晚年的话说,盖棺定论。
定论,恐怕需要时间磨砺。但对新加坡人而言,毋庸置疑,他留下了一大笔国家财富。而且,这笔财富,远胜金银。
英国人喜欢用东印度公司雇员斯坦福·莱佛士1819年登陆新加坡并开始管辖那片地区作为现代新加坡的起始原点,因为是莱佛士把新加坡开辟为港埠,把新加坡河塑造成商业血脉。而李光耀,才是那个把自己的一切都扑在新加坡命运上的人,从反抗日本人,到摆脱殖民;从并入马来西亚联邦,到脱离联邦实现独立;从改善民生,到建章立制;从摆脱贫困,到繁荣经济。
在李光耀的政治生涯中,他巧言善辩,却也不止一次哽咽无语;他铁腕执政,却也有时潸然泪下。他善于外交,却也偶尔“两面三刀”;他不惧与西方交锋,却也有过“卑躬”之相;他有过憎恶,却也反常地与所憎之人和所憎之国交往。用他自己的话说,“对国家好的事情,我就做”。
他把国当做舞台,把民当做资源,他把国与民相牵连,让每一个国民为国家做事,让国家为每一个国民服务。他用一件象征廉洁朴素的白色衬衫,把讨好民心、取悦民心演绎到极致,而这种演绎的最终效果,也是把民心用到极致。李光耀带给新加坡财富的根本,是彻头彻尾的形象改变,是彻头彻尾的基石重塑,是彻头彻尾的法制根基。这笔财富,对于新加坡人而言,远比“花园城市”、“东方港都”、“时尚狮城”这类名号更为受用。在新加坡人心里,李光耀才是新加坡最大的财富。
在新加坡人心里,李光耀也许根本不需要定论。倘若一定要下,在李光耀1935年的一张成绩单里,他的老师已经给出了答案:“他缜密,睿智,有控力,今后一定可以走得很高。”那一年,李光耀12岁。
据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
新闻推荐
清明,当春色由南向北逐渐苏醒,一幅接一幅的春之章节便翩翩然地勾引起我们对烂漫春景的向往。很多人提起踏青赏春,首先想到的都是那些大自然深处的风景。殊不知,就在车马喧嚣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