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到了,孩子们又可以在爸妈的陪伴下走进影院,去体验银幕上的斑斓世界。可令人遗憾的是,今年的“六一”档期,各大院线几乎全被引进儿童片占据。从好莱坞迪士尼的《明日世界》,到日本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给小朋友们带去了无尽的欢笑,而国产儿童片几乎难见踪影。
不可否认,好莱坞电影是世界电影产业的制高点,其他国家的电影都难以抗衡。不过,其他国家那些主打差异化的影片,还是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像欧洲的艺术影片 、日本的动漫电影,甚至我国近年来兴起的青春电影,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以动画为主的儿童片上,国产电影却很乏力,除了那个年年来一回的“喜羊羊”,我们在儿童片上几乎把市场拱手相让。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国产儿童片的低质化。大部分低成本儿童片,粗制滥造,票房不佳,投资商投资意愿不强,精品愈加稀少,形成恶性循环。
儿童片的问题,远不是小儿科那么简单。
首先得找准定位。儿童片绝不仅仅是给孩子们看的,因为儿童并没有独立消费能力,必须有大人的陪伴,所以儿童片必须摆脱“低智化”定位,才能不让家长在陪看时坠入梦乡。
其次,儿童片也需要精良制作,不能像大人打发孩子般应付了事。电影包含故事和技术两大核心要素,儿童片也是这样。好的故事,是电影成功的基础。一部好的动画片,需要在讲好故事的前提下,辅之以精良的动画技术和拍摄技术。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可以提供无尽的创作素材。然而,我们电影人想象力的翅膀却始终难以张开,银幕上,我们看惯了太多舶来的动漫形象,听惯了太多异域的故事,为什么我们看不到经典的国产动画形象呢?国产儿童片乃至国产电影,需要振作起来了。(陈庆璞)
新闻推荐
新华社济南7月3日体育专电中超山东鲁能俱乐部3日宣布,已经完成与曾效力日本J2联赛的球员高准翼的签约。生于1995年8月的高准翼是前国脚高仲勋之子,身高18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