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娱乐圈,精彩程度自不必说,无论是素人草根趋之若鹜的选秀活动,还是各家电视台绞尽脑汁花费重金筹办的各类综艺节目……桩桩件件都颇为吸引眼球。其实,娱乐事业,古已有之,几百年前的大宋娱乐圈,同样不遑多让。
■ 女儿吃香 不重生男重生女
宋朝娱乐业非常发达,达官显贵和富商大贾家里往往养着私人的娱乐班子,包括唱曲的歌伎、跳舞的舞伎、演剧的优伶、说书的先生。苏东坡有一好朋友名叫陈季常(对,就是那个怕老婆的“河东狮吼”),既是官二代,又是大商人,家里非常有钱,晚年在湖北黄州定居,光歌伎就养了三十名。元兵攻宋以前,文天祥家里也养着一整套娱乐班子。豪放派词人代表辛弃疾就更不用说了,他连任高官,俸禄优厚,在江西铅山盖别墅,歌伎养了十一个,舞伎养了三十六个。
歌伎、舞伎,自然都是女生,而且还得是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女生。宋朝那么多高官,那么多阔佬,总的需求量自然十分惊人,于是中下平民生了女儿,倘若姿色稍微好看一些,就送她去学歌学舞,以便长大了去富人家里挣钱。
■ 瓦舍勾栏 极为发达的娱乐场所
事实上不仅仅是富人家里需要歌舞伎,各大城市的公共娱乐场所也需要。早在北宋极盛时期,开封城里的大型娱乐场所共有十所;到了南宋中后期,杭州城里的大型娱乐场所竟然多达二十三所。这种大型娱乐场所在宋朝叫做“瓦舍”,一个瓦舍里又包括十几个“勾栏”(剧场),而一个较大的勾栏就能容纳几千人同时观看演出,歌舞伎倘若没有充足供应,又怎能保证这些娱乐场所的正常营业呢?
当然,娱乐场所不光需要歌舞伎,还需要说书的艺人、驯兽的艺人、玩杂技的艺人、玩魔术的艺人,以及表演相扑、表演小品、表演武术、表演弓箭、表演蹴鞠、表演傀儡的各类演员,其中女演员不在少数,男演员也不可或缺,但是从数量上讲,女演员应该能占半壁江山。
看看《东京梦华录》里列举的北宋末年开封娱乐业的演员就知道了,总共七十二名当红艺人,至少一半是女的,其中表演歌舞的李师师就是北宋最著名的歌伎,曾被宋徽宗疯狂追求,传说后来还进宫做了嫔妃(参见《大宋宣和遗事》亨集)。
■ 收入不菲 女艺人月入两千多元
说到歌伎,大家千万不要误会,以为她们等于妓女。其实宋朝的歌伎并不一定要出卖色相,包括当时行院(高级妓院)里的妓女也并不是靠身体赚钱,她们自幼经过刻苦训练,在琴棋书画方面多有造诣,学成以后靠表演和陪酒谋生,守身如玉者比比皆是,只愿与合心的顾客确定持久的情人关系,其实更像日本的艺伎。
宋朝的歌伎收入也不低。《宋稗类钞》中提到一位生活于宋孝宗时期的屈姓歌伎,自幼父母双亡,被舅舅送进南京的新瓦(宋朝南京最大的娱乐场所)当学徒,跟随师傅学习音乐和舞蹈,十年后学成技艺,能自己谱写新曲,经她改编的传统舞曲《柘枝舞》极受观众欢迎,一天能演七八场,剧院老板给她分成,平均每天能挣二十多贯。二十多贯,折合人民币两千多元,绝对算得上高收入。
(据《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说起最近最火爆的展,非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的“石渠宝笈特展”莫属,而在此展中,最火的无疑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迹。据悉,人们为看《清明上河图》,需要排队6小时,但真正能与这幅经典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