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敏
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老龄国情调查将于8月1日至31日进行,调查涉及22万样本量,首次实现了覆盖全国范围的调查目标。调查内容包括老人健康医疗状况、照料护理服务状况、经济状况和宜居环境状况等多个方面。
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而劳动年龄人口为9.98亿。也就是说,现在是8.4个劳动年龄人口对应1个65岁及以上的老人。而到2035年,将是3个劳动年龄人口对应1个65岁及以上的老人,这和目前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日本水平相当。
如何让老人们安度晚年,不仅是紧迫的现实问题,更是涉及未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结合人口和国情来长远统筹。因此,在延迟退休、养老保险交得越多就越亏等疑问隔一段时间就会出来引发争议的情况下,非常有必要对老龄国情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掌握第一手的基础数据,了解真实的情况和养老需求,方能制定更为务实可行的计划与制度,化解争议形成共识,以解决中国未富先老的严峻问题。
我国与世界上多数国家一样,实行现收现付的养老制度,简单地说,就是把年轻人交纳的养老保险交给领取社保的老人,这些年轻人老了以后又由下一代人来养。当老人与年轻人的比例一直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时,养老保险会维持收支平衡。可是,当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时,摊到每个人身上的钱就越来越少,仅靠养老保险来养老肯定是不现实的。
其实,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养老模式,核心问题还是在于钱。在老龄社会的现实下,社保基金收不抵支,只能是政府保障养老底线,改善型养老需求则要靠个人。要鼓励企业年金和养老保险真正成为养老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可以在公共政策上多做文章,引导更多的钱流向养老水池。
当然,中国人口众多,解决老龄化困境,除了钱的问题之外,养老机构与护理人员的不足也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在这方面,公共政策同样可以发挥作用。比如,新加坡有一项政策,年轻夫妇买房只要买到父母旁边,政府就给5%的成本按揭,孩子把房子买到父母身边,随时可以照顾老人。此外,还可以通过户籍政策的改革,解决目前父母与子女共同居住存在的异地医疗、社保转续等难题,为家庭养老提供更多便利,这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解决了养老的问题。
(据《广州日报》)
新闻推荐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公鸡打鸣也讲“辈分”,就像一大家人吃饭,长辈不动筷子,晚辈是不能开吃的。科学家早先研究发现,公鸡打鸣是由其内在的生物钟决定的。一只公鸡打鸣,附近其他的公鸡马上跟进,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