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和台湾地区,依然存在着大量的手艺人,这些手工制品带着制作者的情感和当时的情绪。在经历了时光的变迁后,手工艺人逐渐开始以城市的年轻人为主,和已经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工艺不同,新手工艺人大多是出自于爱好和真性情,并非是真正的社会需要,他们针对的是特定的人群,借助手艺,他们可以不断地在人生路上回望自己的初心。年轻人关注起制作者,意识到动手、劳动所蕴含的有温度的价值,甚至发掘出了手艺“治愈”的疗效。
从记忆中的感动里寻找灵感
吴俊文和招媛谊是在广美附中认识的,毕业后吴俊文做过运动鞋的设计师,招媛谊做过老师,最后都回到艺术这条路上,各自开了自己的工作室。
在吴俊文的脑海,猫成为不会死的动物,在参加工作后,他在路边捡到一只猫,于是把这只猫带到了招媛谊那里,成为他们爱情的见证。几年后,那只猫却意外地死了,对此,招媛谊非常伤心,那只猫的形象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为了纪念那只猫,吴俊文为招媛谊设计了一只猫型的抱枕,吴俊文说:这只猫会变脏,但不会再死去了。
两人设计的猫型抱枕在朋友中流传,大家逐渐知道他们为纪念一只猫设计了一个可以亲近的抱枕,一些朋友来索要,他们都尽量满足,要的人多了,他们决定把它做成一个产品。
主要是在抱枕外观图案的设计上,两人开始发挥其专长,于是我们看到了五花八门的猫型抱枕,小清新,经典风,复古风,哥特风,摇滚风,迷幻风等……他们设计的抱枕在文艺青年和追求生活品质的人中间流行,时代美术馆还曾订购了他们的抱枕作为年终的礼品,很快,两个意大利的商人通过网络找到了他们,定了两个货柜的猫型抱枕。听起来似乎他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变化,但是吴俊文说:其实什么变化都没有发生,因为手工艺者在乎的是自己的设计可以达到的程度,和经济没有关系。
吴俊文的良师益友曾鹏告诉他:不管做什么样的产品,都会存在受众,就是如何把生活的必需品存留在记忆之中。关于生活的必需品,吴俊文认为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需要,“手艺人制作的东西本来就是有温度有感情的。它会在你的生活中起到治愈的作用,能滋润我们的生活。比如上世纪80年代,你穿着母亲帮你做的鞋子,可以回忆起母亲做鞋的温度。”他的美妙乐事工作室也提倡一种温馨的理念,以抱枕猫为例,设计理念是想给你心爱的人一个温暖的拥抱,并且是让这个拥抱永远地停留在他(她)的身旁。
吴俊文说,手工艺人的修行,不是追求一个终极的目标,而是传达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和招媛谊最在乎的不是未来过上什么样的生活,而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去获得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他们生活的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生命本身是一个从年少轻狂的折腾到逐渐沉淀的变老过程,他们从记忆中的感动里寻找灵感,从彼此的爱与欣赏中萌生创作的激情。
在一个小小的抱枕上,他们似乎实现了无限种可能性,而关于这个设计的初衷也延伸出多种不同版本,但都和爱情有关。
将手作之美融进生活中
藏身于晓园新村居民楼内的欢喜作物工作室并不起眼。小小的院子里,一头摆开一围实木茶坐,旧木凳、大小陶器以及各种不知名的旧物散落在各个角落。小鱼和好友Shirley去年4、5月间开设这间工作室,起初只是为了有个地方能够“玩儿”。彼时两人都在方所从事植物设计。对植物和手作的共同爱好,让两个人萌生了一起开一间工作室的念头。
有了工作室,总想着填满它。原本就对手作和旧物感兴趣的两个人不断地收来各种古玩、古木、旧物件放置在工作室。渐渐地,她们发现,收集而来的传统旧物虽然把玩起来很美,却无法真正融入到当下的生活中去。偶然一次,进到一间店里刚好看到一位老师傅正埋头制作黄杨木梳,一下便被吸引。听老师傅感叹明明那么好的黄杨木梳现在买的人却越来越少,小鱼和Shir-ley心中一动:如果能够发挥她们的所长,将黄杨木梳这样的传统手作改良设计,让它们能够融入到现代人们的生活中去呢?想到就做,很快,她们便将老师傅请到工作室,摩拳擦掌地计划起黄杨木梳的“复兴大计”。
刚开始当学徒的那段时间,除了累,就是累。渐渐地,小鱼从木作中亦开始体验到从未有过的乐趣。“开一块木头时,总是会有期待,每一层打磨,每一层所呈现出的纹路变化,都能感到一种欢喜。”这样的满足感也让小鱼在木作的道路上犹如满是好奇心的小孩儿一般,除了在传统黄杨木梳的器形上尝试改良设计,最近她亦试着用不同的木头创作戒指、吊坠等首饰。她希望自己未来不局限于制作黄杨木梳,甚至不局限于木艺,而成为跨界的手艺人。
虽然欢喜作物工作室一直并未真正对外开放,甚至也没有正经开过网店,但由周围朋友口碑相传而来的定制订单,却也已经排到了几个月之后。“手作本身就是要慢慢来,急不得的事情。”所以,对于欢喜作物的未来,小鱼和Shirley也抱以顺其自然,静待花开的淡定。而她们最近的心愿则是想拉更多的独立手作人一起“玩儿”起来,让欢喜作物成为集合不同手作的小小的平台,“这里有他们的作品,也有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两者都是能让这个城市的生活更有趣的东西。”
□据《信息时报》
新闻推荐
近些年来,随着养生熏香活动的兴起,香文化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除了商家对香料的大肆宣传推销外,历代香薰炉、香铲、香粉盒等香具的收藏,也日益成为热门话题。就香薰炉收藏来说,2010年以前,宋代以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