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历史中走来,在枪林弹雨中威武不屈成为传奇;他们,从荧屏中走来,在和平年代中故事更加精彩隽永;他们,是抗日影视剧的原型人物,也是我们身边的英雄, 他们是千千万万抗战老兵的缩影。这些影视剧中有的原型人物还健在,有的还将参加9月3日阅兵中的抗战乘车方队,接受来自人民的掌声和致敬。
《平原游击队》:传奇背后的精神财富
【电影简介】《平原游击队》叙述的是在1943年秋,河北冀中抗日根据地定县的游击队为了粉碎日本侵略军“扫荡”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阴谋,与敌人机智巧妙地周旋,并最终克敌制胜的故事。影片同时塑造了英雄人物—— —游击队长“双枪李向阳”。
【人物原型】“李向阳”的故事取材于1915年出生于河北徐水县刘庄村的李子清。李子清1938年参加抗日武装,历任区游击队长、县大队长、步兵某师590团团长、沧州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
据史料记载,李子清在抗战时期敢打硬仗,善打头阵,在徐水县一带威名远扬。
1943年为解决弹药不足,李子清捎给周边崔庄据点伪军中队1张字条,限其3日内送子弹3000发。慑于李子清威名,子弹如数运到。1944年,李子清出席晋察冀边区群英会,荣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由于李子清屡立奇功,他所在的连队被命名为“李子清”连,后来该连又在太原战役中荣立“特功”,始称“特功五连”。
“特功五连”第36任连长付亚宾告诉记者,多年来“五连”始终坚持传承首任连长李子清的英雄精神,将“攻如猛虎,守如泰山”视为“连魂”,在支援奥运、国际维和、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等一次次考验中攻坚克难,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予的各项任务。
【人物感悟】付亚宾说:“这个连队的威名是李子清连长一手创立起来的,也是曾经的战友们浴血杀敌的胜利果实。我们后来者需要做的,就是在和平年代,更加不辱使命地将这种英雄的精神传承下去。”
《铁道游击队》:两任铁道大队长的浓缩
【电影简介】“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抗日战争时期,在鲁南铁路沿线有一支铁道游击队,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出没于万顷微山湖中,他们爬火车 、炸桥梁,打得日寇魂飞胆丧。电影《铁道游击队》故事成为几代人的记忆。
【人物原型】小说《铁道游击队》作者刘知侠的爱人刘真骅回忆,小说是以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枣庄的八路军鲁南铁道大队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出来的。《铁道游击队》的男主人公、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洪正是根据铁道大队前后两任大队长洪振海和刘金山塑造的。
据史料记载,洪振海是山东滕州人,自幼随父亲在路矿谋生,因生活所迫经常与火车打交道,练就了飞登火车的本领,人称“飞毛腿”。洪振海在党的领导下,发动路矿工人组建了一支活跃在山东鲁南的人民抗日武装,即铁道游击队,他是第一任大队长,1941年光荣牺牲。
洪振海牺牲后,刘金山接任大队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金山随军南下,参加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于1996年病逝,现葬于枣庄市薛城区临山铁道游击队纪念园。
现年88岁的郑君伦,1941年加入铁道游击队,任刘金山的警卫员。他告诉记 者:“那时候的警卫员也当通讯员送情报,也跟着部队打仗。”郑君伦至今仍记得70年前日军向鲁南铁道大队投降的情景。他说,1000多名日军分小队列队,向铁道游击队三鞠躬,后退三步,再鸣山炮,再放下枪械,再退后三步,再换下一小队。
郑君伦回忆说,以前日军总是用大拇指比划自己是大大的,游击队是小小的。
而在受降的那天,日军比划着说:“你们是大大的,我们才是小小的!”【人物感悟】郑君伦老人在谈话中一直重复着:“那个年代,很多人都牺牲了,但为了过上好日子我们觉得很值得!”
新闻推荐
新华社东京9月8日电日本执政党自民党8日上午发布总裁选举公告宣布,因没有竞争对手,该党现任总裁安倍晋三在选举中不经投票直接当选,连任自民党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