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杰明
抗战爆发后,柳州市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在柳州这块土地上迅速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集会抗议日军的侵略行径并游行示威,文艺团体走上街头宣传鼓动,有人在街头发表抗日演说……但最令人难忘的是市民慷慨解囊捐献资金支援抗日前线的爱国主义行动。据地方史料记载,柳州市是用以下几种形式进行捐献的。
一是义演、义卖、义工献金,这是当年捐献的主要形式。义演多为文艺团体、知名艺术家,将公演所得的收入全部捐出。也有业余的文艺工作者,把演出门票收入全部捐献。
1940年5月,柳州伤员护送队、军人服务队等组织演出《魔窟》,共得国币1600元,全部捐出作购买负伤将士蚊帐用。1942年2月2日起,柳州妇女界公演独幕剧《出征》,将所得收入全部献出购买“妇女号”滑翔机。1942年3月,戏剧宣传五队在柳州演出《愁诚记》,将所得收入全部捐献用来购买“剧人号”滑翔机。1942年6月13-15日,浙江驻柳同乡会义演筹款慰劳抗日将士。
义演的票价一般都比较高,往往票价要高出原价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但由于事前广为宣传,让观众知道购票就是为抗日捐款,所以观演的群众很多。
义卖献金就是通过变卖实物、商品、书画作品等将所得收入全部捐献。1942年6月,为慰劳湖北前线抗日将士,柳州记者公会举行一个星期义卖活动,新闻工作者和各中小学生走上街头义卖报纸。这次义卖共得25万元,全部用作慰劳湖北前线将士。
义工献金是通过某项劳动,将所得酬金全部献出。参加义工献金的多数是中小学生和社会青年。
二是设献金台献金。为了广泛动员群众献金,组织者将献金台设于闹市区。在献金台前组织者手拿喇叭筒向过往市民宣传:“为了保卫国家、保卫家乡,请大家来献金,今天上台来献的金,明天就是打击日本鬼子的子弹!”群众献金踊跃。1938年7月,柳州妇女抗敌后援会在街头设立献金台,男女老少踊跃上台献金。中小学生将自己的零用钱投到献金台上。一位卖菜的阿婆毅然将当天卖菜所得全部献出。一位卖唱盲人阿公手拿一把铜钱由人扶上献金台,台下响起阵阵掌声。设在体育场、浮桥两岸、飞燕舞台等处的献金台仅三天就收得献金30多万元。
三是节日献金。利用庆祝纪念节来开展献金活动也是当时的一种募捐形式。每逢“九一八”、“八一四”、“七七”、元旦、春节等重大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开展献金活动,把献金活动不断推向高潮。1943年8月14日,柳州举行“八一四”空军节纪念大会并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动员各界为加强我国的空军建设献金,四天内各界献金总数达30万元。
四是劝募献金。为了使献金活动持续长久地开展,柳州建立了劝募队。劝募队深入街道、工厂、商店、旅店进行劝募。劝募队所到之处都进行宣传,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历数日军在中国的国土上犯下的罪行……不断宣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抗战必胜”等。1941年10月17日至11月13日,劝募队向流动商人劝募得50万元。柳江镇西乡中心小学劝募成绩良好,劝募得8000元,按时完成劝募任务。1942年2月,柳州枫城乡农民自愿献谷子2000斤,得到四战区长官部的嘉奖。
五是国旗献金。国旗献金是当时献金形式中最庄重的一种。1944年7月7日,柳州各界人士举行了国旗献金大游行,筹集经费慰劳抗日将士。游行时由20多名旗手拉平一幅巨大的国旗的四边四角,以鼓乐为前导,文艺队伍和游行群众随后,抗战歌声嘹亮,口号声此起彼伏。游行群众高唱《献金歌》:“献金,献金,大家快快来献金,不在乎你献多与献少,只在于你一片爱国心。”游行队伍所到之处,市民献金踊跃,有的掏出钞票,有的摘下耳环,有的脱下手指上的戒指,纷纷向国旗投去。在楼上的居民也从窗口把钞票、戒指投向国旗。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记者张鹏雄)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7日就日本修订教科书审定标准答问时表示,中方对日本国内有关动向表示严重关切。据报道,日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