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长篇纪实文学《故宫三部曲》首发首次全景式呈现故宫的前世今生 收录了404张珍贵照片,披露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来源:凉山城市快报 2015-10-24 22:31   https://www.yybnet.net/

在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故宫三部曲》——《变局》、《承载》、《守望》近日在故宫宝蕴楼举行新书发布会和作品座谈会。该书作者、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用近百万字和404幅罕见的珍贵照片,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故宫近百年的动荡历史。他说,该书的出版,是献给故宫博物院90岁生日的礼物。

《变局》

《承载》

《守望》

以辛亥革命为起点,记载紫禁城由明清两代皇宫变为故宫博物院的全过程。

以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为起点,记载北京故宫博物院在“九一八事变”后,“国宝南迁”的这段悲壮历史。

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记载两岸分离以后形成“一宫两院”的发展过程与现状。

曾见证过故宫南迁文物开箱

《故宫三部曲》是首部文学版的“故宫通史”,对故宫的前世今生,首次进行了全景式的呈现。

章剑华表示,自己从小就喜欢文化、历史,而写作《故宫三部曲》,要从2003年任职江苏省文化厅厅长开始。由于工作上的原因,他多次来到位于朝天宫的南京市博物馆地下文物仓库。“当时那里有上千箱北京故宫南迁的文物,都贴着封条。”章剑华回忆,他曾在朝天宫库房见证过打开南迁文物箱时的情景,里面的稻草还很新鲜。

因为南京博物院经常有台北故宫的人来交流,南迁文物的后人也经常到南京博物院进行访问,章剑华经常要陪同,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不断地了解这段历史,并产生极大兴趣。

章剑华发现,虽然有许多当事人写了回忆录和文章,但几乎都是零星的、片断式的,缺乏全面、详尽的记述。于是,他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加工。

“我做过记者,写过通讯、报告文学。凭我的敏感,觉得这是个好题材。而之所以选择报告文学的题材,是因为我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主要事实、主要人物是真实的,而文学题材,可以在人物和细节上进行虚构,可读性较好。”

404幅珍贵照片再现跌宕历史

章剑华介绍,《故宫三部曲》用404幅照片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故宫博物院近百年的动荡历史。在他看来,最有意义的照片,来自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件。

“一是南迁前装运文物的图片,还有故宫文物南迁到了南京、停在下关码头等船出发时的照片,以及南迁文物到达台湾,找不到安放地,在糖厂和台北雾峰北沟临时存放的照片。”

章剑华说,这三个历史节点正好串联起了故宫博物院90年的文物迁移史。这些照片一是由故宫博物院提供,二是组织故宫人重走南迁路时留下的影像,还有故宫后人提供的照片。“有些照片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庄尚严的儿子庄灵提供的。”

章剑华坦言,十年创作,自己很少应酬,闲暇时间大多用来查资料,“周六周日几乎都在收集整理资料和写书。”

章剑华的资料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去图书馆、博物馆,“收集的书籍在300本左右。”二是向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院长请教,采访当年参与故宫文物外迁的工作人员。他曾5次前往台湾采访。

书中也有浪漫悲情的爱情

一部故宫博物院“院史”,串联起中国近现代诸多历史事件,枝节蔓生,线索复杂。章剑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仅他接触的有关故宫文物南迁的历史,就有100多份资料。“但每一条迁移路线,每一条路线上南迁文物的数字,有哪些人物参与,有时是相互矛盾的。所以我要将人物、事件、地点、时间还有南迁文物的数量都要一一对应起来,收集研究的工作量很大。”

在《故宫三部曲》中,也有一段浪漫而悲情的爱情故事,例如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周若思和高茂宽,两人因故宫结缘,并在文物西迁途中喜结连理。后来,因部分文物迁台,周若思随行,从此夫妻被一道海峡阻隔,终成诀别,令人唏嘘。

章剑华说,其实,文中的周若思和高茂宽是虚构的人物,但虚构是有依据的。“他们都是北大的高材生,当时,北大有一批学生到故宫实习,不少人后来就留在故宫工作,但是他们并不为人所知。虚构的这两个人物,是以当年年轻的故宫人为原型,代表那个时代的进步力量。”

披露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在拥有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让章剑华自己也时常惊喜连连。例如,一度消失的西周宝物“散氏盘”,就是故宫工作人员在筹备文物南迁时发现的。

又例如,1924年11月5日,民国政府废掉《清室优待条件》,在溥仪出宫时,守城士兵对他的行李作了检查,对不允许带出宫的东西一一扣下,其中就有《快雪时晴帖》。前来督促溥仪出宫的李石曾深知其价值不可估量,立即派人买回一只大铁柜,将宝帖锁了起来。

后来,民国政府决定将昔日皇宫禁地改造成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易培基将装有《快雪时晴帖》的大铁柜移至自己办公室,任何人不得动它。

1928年6月,张作霖说要借《快雪时晴帖》一阅。易培基立即意识到,说是借阅实为强占。他推说锁在保险柜里,而钥匙分别由冯玉祥等三人持有,拿不到宝帖。就在十几小时后,张作霖乘坐的从北平开往沈阳的火车在皇姑屯站遭炸弹袭击。假如易培基把《快雪时晴帖》“借”给了张作霖,就成了他的随葬品了。

新闻推荐

九一八不能忘却的记忆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长篇纪实文学《故宫三部曲》首发首次全景式呈现故宫的前世今生 收录了404张珍贵照片,披露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