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多培养长幼共融式的养老文化

来源:桂林日报 2015-12-13 18:56   https://www.yybnet.net/

□雷振岳

日前,《深圳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开始面向公众征集意见,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意见稿提出,“将对与老人居住在一起的子女给予优惠政策,适度增加与老人居住在一起的子女的工薪所得税费用扣除额,实现赡养费用税前扣除。”(12月9日《羊城晚报》)

中国即将进入老龄社会,“空心家庭”、“空巢老人”不断增多,养老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和家庭的头疼问题,各地纷纷出台地方性养老措施来化解,比如上海市推行的老年护理医院,缓解“家庭养老”的诸多不便。国家还修改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入法,鼓励更多精神赡养、孝老敬亲,留住传统美德。

可法律在执行中总有尴尬,比如子女在外地或者国外工作,“常回家看看”就不好落实。再比如,不少大城市,父母和子女住得比较远,来回一趟需要半天时间,也容易让精神赡养悬空。“好法”出笼后,还应有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来保障。

这就是“与父母同住可减税”的积极意义所在:其一,培养和强化敬老爱老的公共氛围。当下,不少年轻人为了追求所谓的享受、个性,更愿意独自生活,且将之当作一种时尚,而对尊敬老人,满足老人的精神需要和快乐,有所忽视和疏忽,深圳市动用税收等公共手段,告诉年青人和购房者,我们的置业发展,考虑自我的同时,也要考虑老人的需要,家人的需要,留住传统文化精华,给家人和老人更多陪伴。其二,为“常回家看看”,提供了更多时间和可能性。应该说绝大多数年轻人,是愿意“常回家看看”的,只不过没有时间而已,深圳市鼓励年轻人和父母住在一起,倡导“居家养老”,孩子和老人和谐共处,“不能常回家”的难题解决了,“有尊严的养老”就能得到广泛落实。其三,彰显和谐、文明的公共治理价值。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需要物质的辉煌,更需要“人”的现代化以及精神文明辉煌,内在的幸福感、获得感,深圳市通过公共政策,营造温暖的养老文化、社会文化,对社会文明程度也是一个积极推进。

调查显示,有将近65%的老年人希望与其家人居住在一起,而只有35%的老年人希望与家人分开居住。对这35%的老年人中,所谓“与家人分开居住”,一般仅仅指与子女或其他亲戚分开居住,并不意味着他们希望离开自己的私宅,绝大多数老年人希望“在户养老”、“在宅养老”,因为暮年之人本来就有社会隔膜感,养老院等群体老人生活在一起,会增加这种隔膜感。——— “与父母同住可减税”充分考虑到了“居家养老”的需要,提升老人的归属感、幸福感。

也正是为了构建这种温暖的养老氛围,不少国家也有类似做法。比如日本政府采取倾斜政策,使两代、三代同住一个社区,形成亲子家庭互助网络,鼓励老人在家庭氛围中安度晚年。早在1978年,新加坡就实行老少两代家庭联合配屋政策,规定结婚后的子女应与老年父母为邻,并于1982出台“三代同屋售屋计划”,规定凡是多代同堂组屋的申请者,都享受优先分配和优惠售价权。我国香港地区也积极推广“长幼共融”理念,例如楼价上的折扣、税务优惠等,推动长幼共融的风气。——— 深圳市借鉴国际和先进地区的做法,将让养老文化更有人情味、人居价值。

希望这种长幼共融式的养老文化,得到更多理解和认同,比如年轻人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公共政策的苦心所在,是在努力解决养老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羁绊,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作为,年轻人要放下顾虑,多配合政府完成好这项工作。还有,房产开发者也应该有所作为和担当,将孝敬老人纳入企业文化构成,多成为传统美德的推动者。让社会养老事业得到和谐发展。

新闻推荐

中国女乒3∶0胜日本第20次捧起考比伦杯

▲3月6日,中国女乒教练孔令辉(左三),队员李晓霞、陈梦、朱雨玲、刘诗雯和丁宁(从左到右)在颁奖仪式上庆祝。新华社发(张纹综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多培养长幼共融式的养老文化)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