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在陇原】山外有山 彼岸无岸
——杨立强画作的艺术价值
陇南山水田园小品系列之一
陇南山水田园小品系列之二
陇南山水田园小品系列之三
陇南山水田园小品系列之四
陇南山水田园小品系列之五
陇南山水田园小品系列之六
陇南山水田园小品系列之七
□肖云儒
艺术名片
杨立强,1947年生,甘肃成县人,现为中国美协会员。1968年开始师从著名画家蔡鹤汀、蔡鹤洲学习山水、花鸟、人物画,曾于1994年赴日本进行文化艺术交流,举办个人展览。出版有《杨立强中国画选》《杨立强田园山水小品集》《荣宝斋画谱》(山水部分·杨立强绘)《中国美术家作品集·杨立强》,艺术评论集《山外山画语》,随笔集《彼岸无岸》等。部分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杨立强勤奋多产,我花了好几天时间品赏他的山水、小品、速写,阅读他写的画论和习画随感。又按出版时间的顺序,力图理出他创作的大致轨迹。得出的印象是“一基两段”,即硬笔速写与水墨小品是几十年贯穿始终的训练,以此为基础,他的创作分为繁、简两个阶段。两阶段的分水岭大致在新世纪前后。前一阶段明显师承蔡鹤汀、蔡鹤洲风范,在繁复的摹写中显示出功力的扎实、技法的娴熟而多样,可以说这是他创作的奠基礼。没有对中国画各类基本功如此深厚的涵养,以后的由繁入简、超凡脱俗很难出现。
以素简淳朴为主调的创作在2000年之后大量出现,最近六七年达到高峰。这在2010年和2012年荣宝斋出版社和上海书画出版社给他出的专辑中有着集中的展示。可以看出杨立强已经大幅度走出了师承,在新的追求中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家作品集·杨立强》对他的发展轨迹作了清晰的展示。前面说到,这种单纯明净、高简朴厚、别致老到的追求已经远不止于艺术,而显示出画家精神生存和生命质地的新气象,是一种心灵的新境界。其实艺术的价值全在于创新。杨立强总是力图用作品传达出新的生命信息和艺术信息,用作品显示出一种不但勤于画、善于画,而且勤于思、善于思的自我形象。
杨立强的创作给予我们新的生命和艺术信息有哪些呢?
他让自己的生活和艺术始终处于一元化的境界。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生活与艺术同步自然化。杨立强自西安学艺后,他冲破大城市的文化膜,自我放逐于山野。生活在家乡的山水中,重新回到塑造过他的自然环境中,这样在表现家乡山水的同时,也在表现画家经历过的人生和感情。人生氛围和艺术氛围,人生追求和艺术追求,在杨立强的心境和行为中是表里一致的,这是进入艺术创作的最佳状态。远离喧闹的市声、名声和时尚的艺情,将自己沉浸到眷山恋水的生态、心态与艺态之中去,几十年如一日,谈何容易。能够拒绝一切而不改初衷的人是令人敬畏的。更可贵的是,这种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丝毫没有夸示和作秀。从他后一阶段的画作中,你感受到的是倪瓒、八大山人、丰子恺的气息,是陶渊明“羁鸟恋归林,池鱼思故渊”的真朴和宁静,是孟浩然“把酒话桑麻”的自在和恬适,是冲出世俗樊笼的生命松弛感。
杨立强对山水和山水画的理解有自己独到的心得。这使他的山水画有了浓郁的个性色彩和生命投入。从他关于山水画创作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首先不屑于在浮光掠影的旅行中主要借助摄影来体验山水之美的现代方式,这常常只能得其形表而不能摄其魂魄。他也不太赞成迷醉于摹写古往今来名家名画中的山水,这到底是别人胸中的沟壑和情怀,画得再好不过是借景借情,终是隔了一层。杨立强力主发现并坚守只属于自己的水光山色,他选择了一块“邮票大小地方的故土”,几十年坚守。他画只属于自己的个人化的家乡山水,投入独有的乡音乡情,抒发独有的乡恋乡愁。这山水中不但有画家的童年记忆,而且有画家久居此地人生和艺术变迁轨迹的融入。独特的主体与客体怎么能不造就独特的山水画精品呢?他的山不如华山险峻,水不似壶口飞腾,简朴的构图,拙重的线条,平和的色彩中,是他的家乡,也是他独有的心境。欣赏一幅画可以侧重看它的构图、色彩、笔墨,也可以侧重领略它所传达的内容,最难得的是内容和形式都融在生命的搏动中,画家在作品中用自己的生命和你交流。
他近年的画作分明蒸腾出一种现代气息。是的,从偏远的家山乡水的农耕文明中提炼出现代感的构图和色彩元素,已是杨立强许多作品的追求。看他描绘山乡田块时,以不经意的组合显示出了现代构成的意味。他以浓重饱满的色块构成一种无法言说却可以意会的节奏和旋律,那已是超越了形式层面而具有内容元素的现代语言了,它暗示着土地、庄稼、生命世界的饱满。而淡淡几笔扫出的天光水色,又让你看到了他以简约的语言表现丰富内心感悟的能力。这些,都如苏东坡点评陶渊明诗“初看似散漫,熟看有奇句”。
我感到,今后杨立强的艺术,一方面会更老到圆熟,一方面新的尝试还可以更多样。
(作者系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点评
●杨先生的山水小品,不只是自然在他心中的映象,更是他内心的静水深流,是他过往岁月的起伏波澜。
——诗人、作家人邻
●杨立强的小品田园之作具备了气象、格局、境界这三大要素,这是大写笔墨为之追求一生的境界。只有达到“物我两忘”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大写之境。
——中国艺术创作院研究员铸一
●杨立强善于通过渲染和节奏的变化,细细书画大自然的声声动静,一轮明月,几片田地,高山流水,花草树木,天空中的鸟,地上的牛羊,都在他的笔下唱着故乡歌谣。
——诗人、《诗江南》副主编梁晓明
●构图简略,用笔灵动疏松,在线条的支撑下,大块的墨色清亮淡远,成为一种超越具象、直达深远意境的中国现代山水画。——作家、宁夏文联《朔方》副主编梦也
●在煌煌厚重的大山水里,小品的触须捋顺了杨先生开阔的视野和丝丝入扣、活泼悠悠的审美情境。
——诗人、评论家盛敏
●杨先生故土系列画画面质实而空灵,既有崇山峻岭的险拔峻伟,又体现出了烟云缥缈、树霭溟濛的清柔绰约。这样的画景,足以把心底的豪气和诗意逼出。
——河南大学文学博士苗变丽
●先生作山水田园小品画,勾线极快,傅色则慢,故而线欲飞而色可晕,待到画成,线有未尽而色归无垠,咫尺即天地,色线两茫茫。
——作家胡亮
新闻推荐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乡村从原生态“乡情山水”中寻求脱贫新路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乡村从原生态“乡情山水”中寻求脱贫新路新华社兰州5月21日电(记者屠国玺王衡)五月里,甘肃陇南康县长坝镇的花桥村迎来了“有史以来”最热闹的时期。村口的千年菩提树正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