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D打印 、智能城市等技术概念的最新应用,到节能环保理念的实践,再到传统中医药焕发新活力……在13日开幕的第4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来自中国高校 、企业与独立发明人的最新发明创造成为诠释“中国智慧”,向世界展示中国创新的最佳代表。
中国发明不但以量取胜,其发明创意 、技术含量也令人印象深刻。香港中文大学影响及介入放射学系助理教授王德峰团队历时两年研发的3D打印矫形支架,解决了传统石膏矫形支架沉重且透气性差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学生赵天阳设计的“健康”鼠标装配了可收集使用者脉搏 、血氧 、心电等多项人体生理数据的传感器,根据收集数据进行大数据对比分析可实现预测使用者罹患帕金森病等疾病的风险。
来自上海的微塔环保科技公司则将公厕节水做到了极致。这家公司研发的ECOLET自消化式冲水系统利用好氧生物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48小时内可将厕所污水净化为可再次循环使用的厕所清洁用水。公司负责人陈振浩介绍,该系统一次注入650升水可循环使用至少800至1000次,目前日本已有200多处公厕使用了这一系统。
手机屏幕易碎的问题困扰着不少智能手机用户,苹果 、三星等主流厂商也迟迟未能提出解决方案。香港浸会大学谢国伟教授研制的纳米级蓝钻薄膜,可附着在主流智能手机屏幕使用的玻璃之上,最高可实现8.5莫氏硬度的优异表现,相比莫氏硬度约为6的手机屏幕玻璃有很大提升,而其成本仅为几美元。
独立发明人张红伟提出用中医药治疗近视的方案。他研制的中药制剂提取了雪菊 、雪莲花 、罗布麻 、决明子等中药的有效成分,可有效促进角膜晶状体的新陈代谢,迅速缓解因用眼过度而导致的视疲劳和视力下降。
日内瓦发明展负责人之一安妮·勒尔切尔女士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发明人参加日内瓦发明展的历史超过30年,并逐渐成为该展会重要参展方。她希望发明展这一平台能为更多发明人提供商业伙伴和资金支持,促进从发明到市场产品的最终转换。
(新华社日内瓦4月13日电)
新闻推荐
一本:理工类502分,文史类545分二本:理工类333分,文史类400分
日报消息(记者陆晓艺)6月23日上午,广西2016年高考成绩查询渠道开通,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我区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