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111泰山琴入石刻访读记

来源:兰州晚报 2016-04-23 09:10   https://www.yybnet.net/

据说,泰山石刻有一千八百余处,就是这南天门到玉皇顶也有二三百处。数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立足于这些大大小小深深浅浅隐显不一的石刻之前,其中一定也有古琴爱好者;就算真有关于古琴的,“石头的心事”(借用一下王家葵兄的绝妙书名)也多半早已被前人说尽,又哪里会有挖掘的余地?这么一想,顿时释然,那些被游人冷落的角落就多看两眼,无非如此。

临近玉皇顶了,看到盘路西侧有“孔登岩”一石,石西有松,松后有石壁,绿色枝叶间隐隐透出红字笔画。距人来人往的盘路虽不过三米之遥,却并无人去,与东侧石刻前熙熙攘攘的拍照人群恰成对比。施施然走过去,果然看到了行书竖写的“青云可接”四个大字,往下看,“徐芝孙”三字跃然而出———不会真的这么巧吧!接着是六个字“暨其夫人云卿”,那就不会错了!全文竖写六行,每行五字(除末行小字),标点断句如下:

民国乙丑后四月望日,同邑人徐芝孙暨其夫人云卿在此观浴日。古棠朱振名志。

“民国乙丑后四月望日”,即民国十四年闰四月十五日(1925年6月5日),朱振名及徐芝孙、“云卿”夫妇二人在此看日出,留下了这段题刻。朱振名自称为“古棠”(时江苏六合县,今南京六合区)人,被他称为“邑人”的徐芝孙当然也是六合人。———没错,近代琴人徐芝孙的籍贯正是六合,他那琴艺精湛的太太就叫赵云青(也作云卿)。这段看似普通的石刻,记载了一对琴人杭偷与友人登临绝顶的难忘经历。

目前关于徐、赵杭偷的资料极少,根据《今虞琴刊》、《查阜西琴学文◇》大概可以知道:徐芝孙(但《琴刊》误作“芝荪”,《文萃》整理者误识为“兰荪”)名徐森,清末陆军速成毕业,一生任职军幕。国民党政府时曾任陆大教授,讲战史。抗日以后赋闲家居,恃房租生活。学琴于夏一峰,能数曲,不甚精,晚年不复弹。一九三四年,与琴友徐元白、胡莹堂等在南京组建青◇琴社。会◇琴,能画竹,善饮酒。至少在三十年代后期至五十年代后期这二十年间,长住南京西华门三条巷五十九号。赵云青正式的名字冠有夫姓,作“徐赵锦”,江苏吴县人,擅弹《秋鸿》《渔歌》等十余操,藏有“长风”、“明珠”等古琴及吴浸阳◇“大有”等新琴。《今虞琴刊》中载有二人照片。

当然,还可以就所知略作补充。徐芝孙事关书画者二端:至少有幸见过他为琴友程午嘉、梁在平、刘少椿所作墨竹各一帧;抗战时期他在重庆,曾为琴友高罗佩所绘的琴师叶诗梦画像题辞。琴背铭刻有二端:一为王生香所◇汉代椭木琴,他撰写铭文并序;一为李禹贤所遗“碧霄佩”琴,◇有他抄录的铭文。事关佛学者亦有二端:一是他潜心佛学,名列欧阳竟无《金陵师友录》院外学友弟子;一是日本佛学界编刻《大正新修大藏经》(1922B1931年),他曾提供帮助。最有意思的是,他出身于六合最为显赫的家族,身负数代家学。他是清末著名学者徐◇(1810B1862年)的曾孙;光绪中,他的伯父赴日任公使,驻节东京,父亲徐少芝随行,搜罗了大量珍本,其中包括唐代流传到日本的唐人写经《三弥底部论卷上》,而其时敦煌石室尚未发现,其珍可知。此经后经欧阳竟无题写引首,罗振玉、商衍◇等题跋,推崇备至,堪称绝世瑰宝,今藏南京博物院。

与徐芝孙出身书香名门不同的是,故老相传,赵云青出身青楼。她琴艺极佳,曾被王迪推许为平生最佩服两位女性琴人之一(另一位是乐瑛),晚年弟子有梅曰强(1929B2004年)、李禹贤(1937B2011年)、刘◇(1938B1971年)以及拥有巨大影响、如今仍然活跃于琴坛的龚一。龚一曾经回忆,“文革”后期,他常接触喜欢古琴的老革命家李剑华、胡绣枫夫妇,一次他偶然提到“少年时古琴老师的名字‘赵云卿\’”,没想到赵云卿正是胡绣枫年轻时失散的舅母,同时也是她的古琴老师(《琴缘见高风》)。如此说来,徐芝孙岂不是胡绣枫的舅舅么?

徐芝孙的生年,最可靠的依据应该是据徐芝孙赠刘少椿画上的落款,“丙申夏月”(1956年)时为“七五倦◇”,可知他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按《今虞琴刊》所记二人的年龄差距,可以推算出赵云青生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约一九六O年初,南京在延安剧场举办文艺汇演,赵云青与张正吟、刘◇等演出古琴齐奏节目,但此后不久的二月七日,查阜西先生即作《吊赵云青》诗:

琴坛卅载总凄凉,盼到明时赖有匡。无那《薤歌》催去也,《胡笳》声里吊徐娘。

二月七日是正月十一,赵云青当卒于此前不久,或许就在正月上旬。徐芝孙可能数年后辞世,时年逾八旬。又据徐文镜《青◇琴社雅集图记》,当时,徐芝孙已有二女徐世寿、徐世强,其中妹妹徐世强约生于一九二七年。(《今虞琴刊》第26页)两人若还在世,都是九十上下的寿者了。

徐芝孙担任军职而习尚风雅,即使不用出身书香世家来解释,在民国时并不罕见。他同代的琴人中,龙琴舫、吴冠周、李伯仁、余韶、陈维斌、徐元白、黎明、黄镰、荣鸿◇、白体乾、冯鹏翥等都曾任职于军中,其中冯鹏翥在山西军队中任军(旅)长(阎立中《往事依

稀:八十年来的回忆》第9页),可谓地道武夫。时代风气使然,其他行业就更不必说了。

与徐、赵杭偷在玉皇顶同“观浴日”的朱振名,也出身行伍,且同是文职。检北洋政府时期(1912B1928年)《政府公报》,他接受奖章的记录有三:一九一六年二月二十四日、十一月七日,“江苏陆军补助教育团书记官朱振名”接受的都是“二等银色奖章”;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江苏督军请改给朱振名“一等金色奖章”。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其中第二次,在这份大总统核准批复的“湖北督军王占元呈鄂省办理水陆警务出力人员勋奖”名单中,拟请申请二等银色奖章者凡九人,“义务教官陆军步兵中校衔少校徐森”、“书记官朱振名”皆在其列。由此可以推测,最晚在一九一六年十一月,徐芝孙、朱振名可能已经相识,且有在湖北共事的经历。民国之初,旧习尚未尽除,同乡、同僚都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朱姓在六合是大姓,与最为显赫的徐家皆当互有所知。数年后他们同登泰山,不论具体经过如何,根源或在于此。

登泰山时,朱振名的具体职业不详。一年后,一度传言天津将添设市政厅,拟以他为厅长,但仅在数日后任命他为市政公所督办(《申报》1926年6月19日、24日)。差不多两个月后,直隶“实业厅长于振宗辞职,调市政总办朱振名继任”(同前,8月19日),但直到次年七月三十日才被正式任命(《政府公报》)。此后零星所见,也无非是他任上的公务。这时,北伐军已由华东、中原而华北,到第二年北洋政府结束统治,就找不到朱振名的材料了,是巧合还是存在因果关系,待考。

《申报》1926年6月19日提到朱振名,用的是“朱实之”;《北洋军阀天津档案史料选编》第125页《直隶省长公署所辖各机关职官表》亦载,朱振名别号实之,籍贯江苏。这就带来了一个新的疑问。李传旺、张用衡《泰山景观全览泰山2100景》第300页载:

“万法唯识”刻石在玉皇顶南盘道东侧石壁上,刻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摩崖高1.64米,宽0.55米,4字竖列1行,字径35厘米,楷书。款为:“民国乙丑后四月望日,登此绝顶,气象万千。为此刻石,以告来者。朱实之及子朱云卿题。”

刘秀池主编《泰山大全》著录此石刻,“登此绝顶”后有“周览八极”四字,颇疑为此处脱文,宜补入;又将“乙丑”辨识为“己丑”(1949年),则错误无疑,因为一九四九年并无闰四月。那么“民国乙丑后四月望日”刻“万法唯识”的朱实之,应该就是同一天与徐、赵杭偷看日出的朱振名,但其子与赵云卿(云青)同名,是不是太巧了?此中是否存在录文的错误?因为暂时无法重回现场,只得姑且存疑。

刚刚发现朱振名石刻时,兴奋之情,难以名状。其上的“青云可接”四字,也自然认为是他们所题,朱刻只是它的跋文而已。的确,“青云可接”在表达山势之高的同时,嵌入了赵云青的名字,极尽其巧,只可能出自文人妙手。归来翻书,发现《泰山景观全览泰山2100景》亦以二者为一体,故云:

“青云可接”刻石年代与作者不详,刻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跋为:……

但翻过清人唐仲冕(1753B1827年)的《岱览》一书,就可以发现,在其书卷第八《岱顶上′玉皇顶′顶南题勒》中,早已著录了“青云可接”这一石刻:

“绝然高大”、“青云可接”。皆行书,失名。

与唐仲冕同龄的学者孙星衍(1753B1818年)所编《泰山石刻记》更细致些,不仅同样著录了这一石刻,还多出了名款(虽尚有一字未能辨出):

“青云可接”四大字。昆陵张圣口。

《岱览》于嘉庆九年(1804年)付柠,故“青云可接”之勒石一定早于此年;而《泰山石刻记》明确将之归入明代石刻之列,大约是孙星衍以他丰富的学术经验做出的推断。

这样看来,与原先的猜测相反,更大的可能倒是当年朱振名等人发现“青云可接”四字恰好嵌入了赵云青的名字,故而特地在其下题刻。如此“应景”,全出意外,尤其让人欢欣。而在临近徐、赵杭偷与朱振名在此刻石九十周年之际(2015年5月25日),一次古琴学术会议的余兴环节又恰恰安排了泰山之行,才有了这次同样令人欢欣的意外发现。揣想往昔光景,差堪相似。

与同行的香港琴友黄树志、梁丽云杭偷,容克智、钟伟超二先生及范晓利、孟婕、杨园三位同仁简单分享了这一收获,大家无不兴奋,纷纷在石刻前合影留念。从前曾读到贵州文人赵恺的一首《桃源洞听徐芝孙揩夫人赵云青弹琴因成长句赠之》诗:

桃源洞旁春融融,百花飘舞袅东风。坐客满堂温以恭,一声声和调商宫。先生经伦华国手,窈窕幽闲协佳耦。古音曲曲使我知,《阳关》绵邈松风吹。明妃哀怨马蹄急,秋风萧瑟长相思。嗟我尘埃筝琶耳,涤我心清澄如水。欲持雅爵招谪仙,何似五月落梅蕊。谪仙偃蹇中途归,倦资岩壑勒骖◇。幸降南州高士徽,山川长留鸾凤辉。

此处所写,在贵州习水县桃源洞,与泰山玉皇顶有南北之异,然而末一句“山川长留弯凤辉”用在玉皇顶下又何尝不贴切?那一刻,古人来者,欣然奇遇,弯凤之辉,灿然重光。◎严晓星5学者。著有《近世古琴逸话》、《梅肩琴人传》等。

新闻推荐

入江陵介入江陵介日本游泳虽然只有岁但入江陵介已经声

入江陵介  入江陵介(日本,游泳):虽然只有21岁,但入江陵介已经声名显赫。大运会三金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梦想是超越传奇前辈北岛康介,在伦敦奥运会上夺金才是追求的方向。...

相关新闻:
将8本发布2016-07-13 15:10
猜你喜欢:
评论:(111泰山琴入石刻访读记)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