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帆
产业转型升级行之切切,如何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与之有机融合、无缝对接?在市华森职业学校,记者找到了这样一个答案:现代学徒制。
2015年9月,华森职校成为全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目前,该校有全日制中职现代学徒学生158人,今年9月,该校将招收“现代学徒制”学生120人。这些学生需要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合同,并同时具有学生和企业“准员工”的双重身份。
现代学徒制是指职业院校学生在学校跟老师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时间要在用人单位做学徒,由师傅言传身教。通俗地讲,学徒制就是师傅带徒弟。这样的育人模式,被认为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诀,也是诸多企业效仿的模板。
在国际上,现代学徒制是解决青年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技艺、技术性的知识技能,仅靠学校教育难以满足。现代制造业的很多技能,特别是与高新技术相适应的工作,只能在工作过程中学到知识。”华森职校副校长、华森劳务派遣公司董事长许华富一语道出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意义。
在试点工作中,华森职校充分利用“校企合一”的优势,选拔了28位师德高尚、理论知识扎实、岗位技术出众的技术骨干担任“师傅”。对于学徒的筛选则更为严格,除征求学生及家长意愿外,还要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考核,甚至学徒还要接受相应政审和体检。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法也别具一格。在华森职校,1位师傅最多只能带6个徒弟,开展“手把手”的岗位实践教学。一周4天在岗位实践,1天在教室学习公共课程,实行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学校与企业、基地与车间、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师傅、培训与岗位充分对接,使学生在实训中学,在实战中练,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在最短时间内融入到实际工作中。
无论何种方式的现代学徒制教学,都需要企业积极参与。“企业要和学校共同承担学徒制的教学和评价。我们需要共同参与,并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和考核标准。”许华富称,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的育人模式,今后学生或将不再有寒暑假。企业的生产旺季是学生学习的淡季,企业的生产淡季则是学生学习的旺季。而评价学生学习好不好,也不再看分数和考勤,而是看他们在岗位上的表现、对企业文化的认知、知识要点的实际操作运用等。
目前,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新加坡远东国际海运有限公司、四川共享智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日本住友电装株式会社福州住电装有限公司、中国兵器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博物院等企事业单位都与华森职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企业对现代学徒制十分支持。
新闻推荐
□刘向东蔡琳琳李悦红军长征,是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一场大搏斗,书写了人类史上最宏大壮丽、最动人心魄的篇章,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