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别处的村落相比,她有着极高的辨识度——
蓝天白云之下,清溪、森林、梯田,鼓楼、花桥、凉亭,还有吊脚楼、风雨桥、双重檐,都犹如油画一般宁静美好。还有依山傍水、古朴优美的苗寨侗寨,可以给肺部来一个SPA的清新空气,让人甘愿一醉方休的香醇米酒,动人心魄、一听难忘的侗族大歌……
最好的生态环境、最淳朴的民风、最热烈的情歌、最好看的姑娘,都在这里。
她叫黔东南,是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确定的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拥有30个世界级乡村旅游村寨,分布着276个各具特色、自然天成的中国传统村落。
她是多彩贵州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好的生态环境、最淳朴的民风、最热烈的情歌、最好看的姑娘,都在这里。原生态,是她最耀眼的一张名片。
2016年6月14日至17日,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七届二次理事大会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召开。应黔东南州委宣传部和黔东南日报社的盛情邀请,以“村落·健康·传媒”为主题的“百名社长总编辑看大美黔东南‘走转改\’采访活动”如期举行,本报特派记者参加了此次活动,并用镜头与笔记录下大美黔东南的独特魅力。
□ 刘界平/图 本报记者 王庆/文
世界最大的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素有“苗都”之称。
走进苗寨已是下午。浓郁苍翠的群山,依山而建的木质结构小青瓦苗楼,广场上盛装起舞的苗族大爷大妈,让人立刻忘记了旅途劳顿。
西江苗寨1300多栋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气势宏大,是中国苗族干阑民居文化的典型代表,是苗族同胞智慧的结晶,层层叠叠的七彩梯田环抱苗寨,美如画卷。
长桌宴体验西江苗寨饮食独特的文化内涵,长桌宴上入口不忘的苗王鱼和油而不腻的鼓藏肉,令众多游客垂涎三尺。除了饱口福,西江还是苗族歌舞的海洋,是体验原生态苗族文化的“快乐大本营”。
“鸟笼之乡”——
卡拉村
卡拉村位于黔东南州丹寨县城东北部,手工鸟笼工艺独具特色,被誉为中国“鸟笼文化艺术之乡”。
卡拉村鸟笼主要以楠竹、金竹、雷竹等为原材料,坚固耐用而且不变形,品种繁多,规格各异,形状多样,除了普通鸟笼外,还有集编制、雕刻、蜡染、刺绣、书法、绘画等艺术为一体的精品鸟笼,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日本以及欧美等地,2015年,卡拉村一共卖出去10多万只鸟笼,是名副其实的“鸟笼之乡”。
侗乡第一寨——
黎平肇兴
肇兴侗寨地处黔、桂、湘三省交界“金三角”地带,全寨有1012户、4146人,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自然村寨,有第一侗寨之美誉。
肇兴是侗族鼓楼文化之乡,鼓楼建筑群是肇兴侗寨的主要标志,寨中高高耸立着的鼓楼群,及与之相对应的花桥、戏楼、寨门、凉亭等建筑物,同错落有致的干阑民居一起,构成了村寨独有的文化风格。肇兴还是歌舞之乡,侗族大歌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汉文化孤岛——
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地处锦屏至黎平的交通要道上,古城居民祖先来自苏、赣、皖等地,多为明代“调北填南”时屯军的后裔。古城居民因长期生活在城墙内,少与城外的少数民族交往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相对封闭性文化,经过600年的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孤岛”现象。
隆里古城具有独特的建筑格局,现存古城从设计到施工都严格遵循当时作战的需要,是一座亦兵亦农、能战能防的军事城堡,具有典型的政治、军事背景和很高的建筑价值。现在,历经沧桑的隆里古城作为军事驻防要地的威严已不复存在,但作为一座集古代图腾、宗教、历史于一体的典型城堡完整保存至今,这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极为少见的。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镇远古城
镇远位于贵州东部,地处湘黔两省三地(湖南怀化,贵州黔东南、铜仁)交界地区,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整个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镇远依山筑阁,傍水而居,被众多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早在1986年,镇远就成为第二批全票通过专家组认证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镇远县古巷内现存的老房子多建于明清两朝,古民居把中原四合院的原型,搬到山上改造成山屋、吊脚楼、回廊等多种形式的山庄式院落。既重现了江南庭院的风貌,又体现出山地建筑的布局;既有堡垒式的森严,又兼有商贾大户的豪气。走进巷中,城市的喧嚣顿时清融,仿佛回到那古老的时代,再现出明清时代的生活情景。
2000多年的悠悠岁月,镇远留存下许许多多的文物古迹,其中青龙洞在镇远城中最负盛名,和紫禅书院、中禅院、万寿宫、祝圣桥和香炉岩5部分共36座单体建筑一起,共同组成全国为数不多的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典范之一。
镇远古镇卡拉村,编鸟笼肇兴侗寨云上丹寨卡拉村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16日打电话给日本外务省常务副外长佐佐江贤一郎,再次就日本非法抓扣中国公民及船只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敦促日方立即无条件放人放船,要求日方确保中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