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是源自瑜伽和佛学的人生哲学,即“断行、舍行、离行”,即断除烦恼,舍弃贪嗔,离于轮回。它本质上是指果断地舍弃无用的东西,提倡不要固守执着,不要让我们的人生像蜗牛一样负重前行。
读了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的书《断舍离》,让我很有感触。她主张人们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通过不断地清理不需要的杂物,对空间进行一次次新陈代谢,把沉寂多年,甚至发霉变质的物品清理掉,让我们处于清新洁净,自由自在的空间。在断舍离里,以抛弃无用的物品为切入点,让人们思考自己真正需求的是什么,而不是成为物的附庸,进而由外在的清理逐渐转向改变我们的内心世界。
记得多年前去一位阿姨家做客,外面高楼鳞次栉比,地处闹市区,大都市的璀璨与繁华让我目不暇接。但走进房间的那一刻,我怔住了。环视屋内,到处堆满了杂物,报纸、杂志、日用品,垒的里三层外三层。从客厅到卧室,拥挤的物品摆放的让人举步维艰。大大的双人床横七竖八放满了衣物,试想卧于榻上内心该多么压抑窒碍。
或许是阿姨有怀旧情结,那些放置多年而舍不得丢弃的东西,里面珍藏着她的回忆和往事;或许是阿姨年纪大了,已没精力再去清理那些闹心的物什,也就随它去了。但心随物动,情随事迁,如果长期让房间里塞满了不需要的杂物,它们散发出霉变,凝滞的气息,也会让人心情变得颓废,压抑而瞀乱。
三姐从小就善于归纳整理,每次走进她的房间,总给人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的洁净感。她虽没看过《断舍离》,但几十年来,她却一直在践行这种理念。她的房间从来都没有多余的杂物,不需要的东西她会果断清理。那时,我一直纳闷,偌大的房间,就空荡荡放置一个衣柜,够用吗?每次遇到她,都让人眼前一亮,简约时尚地衣着,大方得体地举止,靓丽优雅地气质。心随境转,境由心生,或许她已将“断舍离”融入了生活,剔除生命中糟粕的部分,而只留下精华与美好。
正如陈蕃故事中那句名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居室都污秽龌龊,又何谈生活品质和做人情怀。让我们的生活也来一次断舍离,把那些压箱底的“陈芝麻烂谷子”,让它物尽其用或果断丢弃。由外而内,把那些曾经对我们造成伤害内心刺痛的情感,勇敢地从我们的情感库删除,不让它再滋扰我们的生活。哲人说:“做减法比做加法更能让灵魂成长。”把我们内心所有负面情绪——痛苦、沉沦、焦虑、抑郁、忧愁都丢进宇宙黑洞。让我们的内心世界不断地吐故纳新,轻盈灵动。心无羁绊,心无尘埃,我们的人生才能胸襟博大,幸福快乐。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东京8月8日电(记者沈红辉)日本政府8日举行内阁会议,批准2017年版《防卫白皮书》。这份白皮书老调重弹,再次借助海洋安全问题鼓吹“中国威胁论”,渲染日本安全保障环境日趋严峻,为安倍政府延续...